辞职多久可以把公积金提取出来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的。 1、本地户籍的职工辞职之后提取公积金,首先要领取《失业证》,拿着《失业证》、身份证、公积金卡到有关部门办理提取业务。 2、外地户口的职工离职之后,想要提取公积金则需要准备公积金申请表,企业会给一份《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带着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公积金存折或者公积金卡等去公积金管理部门办理提取手续。
一般劳动者交了辞职报告以后,应当在一个月之后,辞职到期以后,就可以走人,要求用人单位结清工资以及为其办理离职手续。 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二、劳动者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者工资或不为劳动者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
公积金能提取吗公积金能取出来吗?
公积金可以取出来,但是要满足《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如离休、退休,购买、翻建房屋、出境定居等情形,并且职工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情形下其继承人可以将公积金取出。需要到所在地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申请和相关资料;申请资料审核通过之后,
2021.10.28 148 -
怎样提取出来公积金
公积金提取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
2022.04.16 245 -
公积金辞职后如何提取
如果有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离休、退休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出境定居的;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或者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这些情况之一的,由所在单位应当予以核实,并出具提取证明,职工拿着提取证明向住房
2020.02.09 268
-
营口买的公积金辞职回来可以提取吗
1、将公积金账户里面的钱提取出来 注意:外地人辞职后提取公积金比较简单,但是本地人不一定能提取,另外部分城市规定,还在本市工作换单位也不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反正要满足相关的公积金提取条件。 2、办理住
2022-05-25 15,340 -
封存的公积金多久可以取出来&Q4&
封存的公积金多久可以取出来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1、本地户口需要封存两年提取;2、外地户口当月与所在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当月即可办理销户提取手续。办理离职时;3、企业需将本地职工的公积金账户封存并托管到
2024-03-10 15,340 -
余姚公积金可以辞职后提取吗
可以的,辞职提取公积金属于由公积金中心核准的提取,提取流程如下: 1、提交相关证件,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办事处审核盖章。 2、持经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或办事处审核盖章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单》、住房公积金
2022-11-11 15,340 -
公积金封存后多久能提取,公积金封存多久可以提取
公积金封存后0-可在2年内提取。离职后找新单位工作的,公积金转入新单位。新单位没有公积金或者公积金不接手新单位的,可以办理全额提取手续。
2021-12-22 15,340
-
01:34
辞职后如何提取公积金
辞职后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手续: 1、缴存人持提取资料和单位核实盖章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申请书》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办理提取住房公积金手续; 2、审批人对《申请书》以及缴存人提供的有关提取资料进行审核,经确认与原件无误后
40,401 2022.06.30 -
01:15
公积金能全部取出来吗
公积金能全部取出来。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公积金后,符合相关条件的是可以将账户内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出来的。一般情况下,住房公积金是不允许全部提出来的,只有在离职、调任、退休等特殊情况才可以全额提取出来。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国有企
5,104 2023.02.18 -
01:01
名下有房可以提取公积金吗
名下有房是否可以把公积金取出来,要看是否满足提取公积金的条件。住房公积金的领取要满足这些条件: 1、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且与所在单位终止劳动关系时; 3、非本市籍职工调离本市时; 4、职工偿还房贷时
8,30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