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仅仅欺诈所作的民事行为为有效吗

仅仅欺诈所作的民事行为为有效吗

2022-06-13 11:18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天津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6-13回复

专业分析:

受欺诈以后的一切民事行为不一定都是无效的。如果是正常情形下也能作出的行为,一般是不能归于无效的。但是,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署名权的主体。署名权主体是作者,但作者不等同于创作作者的自然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第11条、第17条的规定,作者有三种情形:第一,创作作品的自然人;第二,被视为作者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第三,由委托合同明确约定而取得作者身份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作者这一概念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作者不仅包括一切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或科学作品的创作者,而且也包括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或广播组织;狭义的作者仅包括进行文学艺术、音乐或戏剧作品的创作人。因此,哪些人可以成为作者要由各国法律甚至国际公约来规定。另外,署名权与著作权主体也是两上不同的概念,这是因为作者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著作权包含有多种权利,其主体情况复杂,作者仅是著作权基本主体之一。除了作者之外,著作权主体还包括继承人、国际组织等。署名权可以独立于著作权其他权利而成为作者单独享有,故署名权主体并不等同于著作权主体。

孔令抄律师

北京盈科(温州)律师事务所

作者身份仅供作者使用,不得转让。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权利在保护期内转移;著作权属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更、终止后由承担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

律师普法更多>>
  • 作者的署名权是否是仅为作者享有
    作者的署名权是否是仅为作者享有

    作者的署名权是仅为作者享有,不得转让。 视听作品中的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的著作权由制作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作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 前款规定以外的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或

    2020.03.07 210
  • 撤销权的行使仅限于无偿行为吗?
    撤销权的行使仅限于无偿行为吗?

    撤销权的行使既可以针对有偿行为,也可以针对无偿行为。

    2021.03.31 99
  • 撤销权的行使仅限于无偿行为吗
    撤销权的行使仅限于无偿行为吗

    撤销权的行使不仅仅限于无偿行为。《民法典》规定,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高价受让他人财产或者为他人的债务提供担保,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债务人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2021.04.29 96
专业问答更多>>
  • 欺诈行为是民事行为还是欺诈行为?

    1、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

    2022-04-19 15,340
  • 欺诈是民事行为,还是欺诈行为

    1、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

    2022-05-10 15,340
  • 欺诈是民事行为还是欺诈行为

    1、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

    2022-02-12 15,340
  • 欺诈,是民事行为,还是欺诈行为

    1、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如:以次充

    2022-05-10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01:27
    合同的欺诈行为构成条件

    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使用了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当事人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情况下,与自己签订民事合同。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法院和仲裁机关撤销涉嫌欺诈的民事合同。合同欺诈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欺诈一方在订立合同

    1,148 2022.04.17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195 2022.04.17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 01:07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即使是纯获利益的行为也不能独立实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实施

    2,799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