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费用标准是怎么计算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规定:第六十条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按照《劳动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收费管理办法》收取仲裁费。仲裁费分为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受理费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由申诉人在仲裁委员会决定立案时预付。处理费包括差旅费、勘验费、鉴定费、证人误工误餐费、文书表册印制费等。处理费由双方当事人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申诉书副本后5日内预付。第六十一条案件经仲裁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费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案件经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部分败诉的,由双方当事人承担。当事人撤诉的,全部费用由撤诉方承担。仲裁委员会对职工当事人缴纳仲裁费确有困难的,可以减、缓、免。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以北京仲裁委为例,北京仲裁委的收费标准为25万元以下(含25万元)仲裁人报酬12000元,机构费用5000元;25万元至50万元(含50万元)仲裁人报酬12000元加争议金额25万元以上部分的2.00%,机构费用5000元加争议金额25万元以上部分的1.2%。各地收费标准不一,具体可以在当地仲裁委官网查询。
申请劳动仲裁费用的计算方式:如果按人数计算的,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等。如果按金额计算的:没有争议金额的,每件300元;争议金额1万元以内,每件500元;争议金额1万元至5万元,按3%收费;争议金额5万元至10万元,按2%收费;争议金额超过10万元,按1%收费。
-
合同仲裁费用计算标准是怎样的
按照不一样的案件有不一样的收费,一般都是按照这个案件所涉及到的争议的金额来决定的,一般案件40到100元。案件涉及的争议的金额在1000到50000的部分交4%~5%费用、超过50000的,50001到100000的部分交纳3%~4%的费用
2021.03.26 1,182 -
劳动仲裁费用标准是多少
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第五十二条: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与本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依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五十三条: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
2020.01.31 623 -
劳动仲裁加班费怎么计算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加班费的算法如下: 1、计算总加班时间; 2、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月工资标准除以月计薪天数得出小时加班工资; 3、用总加班时间乘以小时加班工资得出总加班费。
2020.10.02 333
-
劳动仲裁的费用标准,怎样计算的?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
2022-04-25 15,340 -
劳动仲裁费用计算标准是多少?
不要钱。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上班的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区县劳动局)申请。 《劳动争议仲裁调节法》 第五十三条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
2022-08-06 15,340 -
劳动纠纷仲裁费用标准怎么计算
第二条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劳动仲裁机构缴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受理费和处理费。 第三条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收费标准: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
2021-03-18 15,340 -
劳动纠纷仲裁费用标准怎样计算
第二条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劳动仲裁机构缴纳仲裁费。仲裁费包括受理费和处理费。 第三条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收费标准: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至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
2022-05-24 15,340
-
00:59
劳动仲裁律师费收费标准
劳动仲裁律师费收费标准如下:一般劳动仲裁的诉讼是根据额度的大小来计算的,涉及到财产种类的收费一般都是一万元以下的,收取的1000元到2000元,超过一万元的不到十万元的是按照5%到6%收取计超过算的,这种方式要求当事人先缴纳一定的代理费,即
3,990 2022.06.22 -
01:37
什么是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全称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其适用范围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所列举的各种具体劳动关系争议中。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
5,584 2022.04.17 -
01:13
劳动仲裁仲裁期限是多久
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时间。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1、申
2,892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