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开庭可以录音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院开庭可以录音。法院开庭录音,一般应当在开庭前,向审判员等进行报告。由于不构成对法庭审判的干扰和法庭庄严气氛的破坏,任何一个参加公开审判的人,包括控辩双方及其代理律师、旁听人员、新闻记者,都可以进行记录;录音设备种类较多,有的可能会影响到法庭审判。所以应该设立审查制度,不影响庭审的可以录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 人民法院对违反法庭规则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 人民法院对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审判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予以罚款、拘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院开庭可以录音。法院开庭录音,一般应当在开庭前,向审判员等进行报告。由于不构成对法庭审判的干扰和法庭庄严气氛的破坏,任何一个参加公开审判的人,包括控辩双方及其代理律师、旁听人员、新闻记者,都可以进行记录;录音设备种类较多,有的可能会影响到法庭审判。所以应该设立审查制度,不影响庭审的可以录音。
法院开庭可以录音录像。开庭后,即是审判过程,可以申请录音或录像,即便是新闻媒体也需要经过法院许可,才可以在指定时间和地域录音录像。未经法庭允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等行为,法院可以暂扣此类传播审判活动的器材,并责令其删除有关内容。拒不删除的,法院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制删除。
-
法庭可以录音录像吗?
未经准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的;未经准许以移动通信等方式现场传播审判活动的;其他扰乱法庭秩序,妨害审判活动进行。有上述规定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暂扣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进行录音、录像、摄影、传播审判活动的器材,并责令其删除有关内容;拒不删除的
2020.05.17 943 -
法庭上可以录音吗?
可以,但是经法庭批准才可以进行。由于不构成对法庭审判的干扰和法庭庄严气氛的破坏,任何一个参加公开审判的人,包括控辩双方及其代理律师、旁听人员、新闻记者,都可以进行记录;录音设备种类较多,有的可能会影响到法庭审判,因此,应设立审查制度,不影响
2020.12.05 1,317 -
电话录音可以成为法院开庭的证据吗
电话录音在法律上可作为证据。只要该录音能够证明争议事件的真实情况,就属于具有完全法律效力的证据。 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2020.03.17 120
-
法院开庭可以录音录像吗
法院开庭可以录音录像。开庭后,即是审判过程,可以申请录音或录像,即便是新闻媒体也需要经过法院许可,才可以在指定时间和地域录音录像。未经法庭允许,进行录音、录像、摄影等行为,法院可以暂扣此类传播审判活动
2021-12-17 15,340 -
法院可以开庭录音的?
我国法律规定,法庭审判案件必须公开进行,涉及国家秘密及商业秘密除外,离婚案件涉及个人隐私案件经当事人申请,可以不公开审理,但裁判必须公开。你所述的法官在庭审过程中审理案件存在不公正的事实,依据证据法相
2022-07-14 15,340 -
法院开庭有录音吗
第十条新闻记者旁听应遵守本规则。未经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许可,不得在庭审过程中录音、录像和摄影。 第十一条对于违反法律规则的人,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可以口头警告、训诫,也可以没收录音、录像和摄影器材,
2022-08-28 15,340 -
开庭时法院有录音吗
开庭时法院有录音吗的回答如下。法院有录音,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九条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得录音、录像和摄影; (二)不得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 (三)不得发言、
2022-08-19 15,340
-
01:32
录音可以作为开庭证据吗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种类包括:视听资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对单一证据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审核认定:证据是否为原件、
11,121 2022.04.15 -
00:54
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吗录音笔录音可以作为法律证据。但要符合下列条件: 1、录音尽量保存原始载体; 2、录音不得侵犯他人隐私; 3、录音尽量不要单独作为法庭证据; 4、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
7,145 2022.05.11 -
01:08
法院开庭可以去旁听吗对于法院开庭是否能旁听,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判断其是否属于公开审理的案件,然后再由法官综合判断能否允许旁听。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除非该案件涉及到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
4,96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