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刑罚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违法报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2、人民法院和监狱管理机关以及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申请,违法裁定.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3、不具有报请.裁定或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权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徇私情.私利,伪造有关材料,导致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被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厅的;4、其他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二、(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行为是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
-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了吗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10.22 164 -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怎么量刑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12.24 110 -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怎么判刑?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一般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等。
2020.08.17 109
-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
利用私人欺诈减刑.假释.暂时在监狱外执行罪是指司法人员利用私人欺诈,减刑.假释.暂时在监狱外执行条件的罪犯减刑.假释.暂时在监狱外执行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刑事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减刑
2021-10-10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如何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
2022-07-03 15,340 -
中国刑法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几时
利用私人欺诈减刑.假释.暂时在监狱外执行罪是指司法人员利用私人欺诈,减刑.假释.暂时在监狱外执行条件的罪犯减刑.假释.暂时在监狱外执行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案:1、刑事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减刑
2021-10-12 15,340 -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判刑多久
最少判三年以下。 行为人犯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违
2022-06-21 15,340
-
00:59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被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应当在整改后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经检查合格,方可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6,359 2022.06.22 -
01:04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1954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一个重大贡献是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定了中国
13,439 2022.04.17 -
0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实施时间为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是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该法。1997年11月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5,71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