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没有年审能申请强制报废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3个周期就是3个有效期审验期内没有车辆审验。也就是说你的车是一年一审验的话,就是3年内没有审验车辆就要强制报废了。根据规定,已注册机动车应当强制报废的情况包括: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经修理和调整仍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经修理和调整或者采用控制技术后,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仍不符合国家标准对在用车有关要求的;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扩展资料车辆报废年限就是指汽车在使用期间根据车座的数量和使用时期规定的一项安检制度。规定称,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大型非营运轿车、轮式专用机械车无使用年限限制。2013年1月14日商务部网站14日发布了《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明确根据机动车使用和安全技术、排放检验状况,国家对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实施强制报废。该规定将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汽车没有到报废年限可以报废。9座(含)以下非营运载客汽车(包括轿车、越野车、轻型小客车、轻微型旅行车等)使用年限为15年。达到报废年限后需继续使用的,可延长使用年限。延长使用年限的车辆不需要审批,每年定期检验2次。达到20年的,从第21年起每年定期检验4次。
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会被强制报废。车辆报废是指汽车在使用期间根据车座的数量和使用时期规定的一项安检制度。
-
车辆几年强制报废
车辆强制报废年限是: 1、非营运的小、微型汽车没有使用年限,只要能通过年检就不用报废; 2、出租车的报废年限是8年; 3、非营运的大、中型汽车的报废年限是20年; 4、微型载货汽车的报废年限是12年,半挂牵引车的报废年限是15年; 5、旅游
2020.01.08 921 -
车辆强制报废年限
车辆强制报废年限: 1、非营运的小、微型汽车没有使用年限,只要能通过年检就不用报废; 2、出租车的报废年限是8年; 3、非营运的大、中型汽车的报废年限是20年; 4、微型载货汽车的报废年限是12年; 5、半挂牵引车的报废年限是15年; 6、
2020.04.27 299 -
车辆没年审会报废吗
车辆如果有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会被强制报废。根据车型的不同,车辆年检的周期也不同。所以要根据自己的车型去确定周期,一般私家车是一年一审。
2020.05.02 249
-
车辆没年审强制报废
车辆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三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经年审的,应当强制报废。此时,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将机动车出售给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进行登记、拆解和销毁,并将报废机动
2021-11-16 15,340 -
报废车辆怎样申请强制报废?
1、申请报废更新的汽车车主领填《机动车变更、过户、改装、停驶、报废审批申请表》一份,加盖车主印章。 2、登记受理岗申请,对已达报废年限的车辆开具《汽车报废通知书》。 3、车主持《通知书》自行选择一家符
2022-05-31 15,340 -
脱审车辆会强制报废吗
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应当强制报废。《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明确规定,在检验有效期届满后连续3个机动车检验周期内未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应当强制报废。
2022-05-31 15,340 -
车辆强制报废年限?
我国现行规定的汽车强制报废年限是: 9座(含9座)以下非营运载客汽车(包括轿车、含越野型)使用年限为15年;旅游载客汽车和9座以上非营运载客汽车使用年限为10年;上述车辆使用年限后需要继续使用的,必须
2022-04-25 15,340
-
01:10
车辆脱审能直接报废吗
车辆脱审能直接报废。具体流程如下; 1、车主携带自身身份证明、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号牌到机动车解体厂业务部; 2、领取并填写《机动车停驶、复驶/注销登记申请表》; 3、等候收费和收牌照; 4、再拿到《汽车报废通知书》以后,车主可以自行选择
5,271 2022.04.17 -
01:21
运营车辆强制报废时间是多少年
运营车辆强制报废时间如下: 1、9座以下非营运载客汽车包括轿车、含越野型使用15年; 2、旅游载客汽车和9座以上非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 3、营运大客车的使用年限调整为10年,达到报废标准后要求继续使用的按现行规定程序办理; 4、营运车辆
7,699 2022.05.11 -
01:22
强制报废的车辆会自动销户吗
强制报废的车辆不会自动销户。机动车报废处理如下: 1、车主单位或个人提出报废申请; 2、单位或个人携报废车辆汽车行车证(或复印件)、交车人本人身份证到市金属回收总公司交车办理《报废汽车回收证明》; 3、车主凭《报废汽车回收证明》、行车证、车
8,9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