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可以不交工伤保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当按时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第四十一条规定,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当按时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可以。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参保缴费,和职工无关,职工是不缴费的,按照单位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缴费费率按照单位的工伤风险性质给予不同的费率。
-
用人单位不交工伤保险该怎么办
工伤保险没交,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交社会保险的;劳动者以此解除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2020.06.06 122 -
单位可以用意外险来代替工伤保险吗
不可以。根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为本单位全部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但我国的法律、法规也不排斥用人单位参加人身意外伤害险,而是鼓励用人单位为职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
2020.07.12 127
-
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可以不交吗
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当按时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
2022-05-11 15,340 -
用人单位可以不交工伤保险吗?
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当按时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
2022-06-06 15,340 -
用人单位可以不补交工伤保险吗?
用人单位不缴纳工伤保险属于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应当按时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三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
2022-06-05 15,340 -
工伤保险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不交
不可以不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因此,不可以不交。
2022-06-03 15,340
-
00:55
工伤保险如何赔偿
具体的赔偿金额取决于当地的生活水平、工伤职工的工资和其伤残情况等因素。建议先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后认为构成伤残的,可以再进一步申请伤残等级的评定。具体伤残等级评定结果出来之后再找用人单位赔偿。工伤认定伤残等级共有一至十级。第一级最严重,第
4,273 2022.04.17 -
01:12
工伤保险和意外险的区别
工伤保险与意外险在性质、目的、法律关系、保障范围、缴费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工伤保险是国家社会保险的一种,具有强制性,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定为员工参保,而意外险属于商业保险,保险方与被保险方之间是完全自愿的契约关系。具体来说,目的方面,工伤保险
3,892 2022.05.11 -
00:53
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工伤认定申请;申请仲裁;起诉。工伤事故是指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工伤用人单位不赔偿,如果和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那么就只能够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确认了劳动关系之后再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
1,66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