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晚育待遇到底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①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②《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公民男25周岁女23周岁为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具体延长时间由各省自行制定。建议咨询当地计划生育部门或网上查询所在省制定的计划生育条例。③产假期间工资按当地最低工资发放。对于陪产假来说,晚育一胎是有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晚婚是指初婚男女双方都按照法律规定结婚的最低年龄各推迟三周岁,即男二十五周岁,女二十三周岁即以上结婚为晚婚。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略有不同)。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1、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双方晚婚的,婚假延长到15天; 2、晚育的给男方陪产假7天; 3、育妇晚育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产假延长到135天至180天,由所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规定; 4、婚假、陪产假、产假期间,按出勤对待,工资照发,不影响工龄计算、晋升、调级。
-
晚婚晚育奖励标准是怎样的
晚婚晚育奖励标准是增加产假和陪产假时长。符合晚育年龄的夫妻,晚婚即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结婚者。女方增加产假15天,男方给予陪产假期3天,享受3天陪产假期的男方必须是初婚者或未生育过孩子的再婚者,必须有女方所在单位出具晚育的证明。增加假
2022.04.16 711 -
晚婚晚育顺产的例假到底应该是多少天
晚育是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或晚婚后怀孕生育第一个孩子为晚育(各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略有不同)。晚育有利于青年妇女在德、智、体多方面得到发展,有利于控制出生人数和人口增长速度。晚育会使生育年龄推迟,拉长两代人的间隔,使人口增长速度减慢。
2020.08.25 348 -
晚婚晚育假是不是真的
尚无定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并于2017年元旦实施。按照修正案草案规定,从2017年1月1日起将取消晚婚假、晚育假。至于是否彻底取消晚婚晚育的奖励,现在尚无定论,
2020.07.20 250
-
晚婚晚育待遇到底是怎么样的
①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2022-04-07 15,340 -
晚婚晚育的待遇到底是什么?
①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2022-03-23 15,340 -
晚婚晚育的待遇是怎样的
①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2022-04-21 15,340 -
晚婚晚育对待待遇怎么样
①按《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2022-05-01 15,340
-
01:14
晚婚年龄一般是多大
在我国现行的婚姻法中对晚婚的年龄是没有作具体的规定,只是针对计划生育政策是鼓励年轻人晚婚,一般情况下大众认为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都为晚婚,其实晚婚年龄与法定婚龄是不相同的,它是鼓励性大于强制性质,晚婚年龄的概念很简单,只
3,367 2021.07.05 -
00:58
男方交的生育险能享受什么待遇
男方交的生育险能享受以下待遇: 1、津贴类生育津贴,男性职工的生育险通常会是10天的带薪休假,个别地区规定男性的带薪休假时间为15天,主要按地区和单位的规定。生育补助金的第二部分,叫做晚婚津贴。这晚婚津贴的金额稍微少一点,就是1个月的当地职
5,771 2022.05.11 -
00:59
高速夜晚禁行时间
对于小型私家车以及运输货车在高速上是二十四小时通行的,没有禁行的说法。营运大客车是在凌晨两点到五点的时间禁止上高速行驶的。但是各省市的《高速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是不同的,因此其具体还是要以各市的规定为准。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
3,9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