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的防卫如何进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单纯从罪名分析的话,故意伤害的主观是要对对方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而正当防卫的主观是不要对方伤害到自己的合法权益。故意伤害的客观是必然造成对方的合法权益的损害。正当防卫客观上可能出现对对方的合法权益的损害。另外故意伤害不存在时间条件的界定,只对主客观有要求。而正当防卫及防卫过当,都存在受到不法侵害这个时间条件,并且不法侵害这个条件需要在进行中。如果不法侵害已经过去,正当防卫就已经结束,但是依然造成对方合法权益损害,这时要判断是客观原因造成还是主观原因,如果主观原因那么就由正当防卫转变到故意伤害,如果是客观原因,那么是正当防卫转变防卫过当。 另,故意伤害未遂在这里不讨论,因为故意伤害未遂,一般属于追究类而不是直接类罪名。而故意伤害未遂的主要条件是客观上因为某些原因停止伤害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 故意伤害罪应当按照以下标准进行处罚: 1.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3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防卫过当不属于故意伤害。法律规定,防卫过当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希望,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因此防卫过当不属于故意伤害。
-
防卫过当就是故意伤害?
不是一样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恶意程度不同,防卫过当在主观上是对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进行防范和阻止,但防卫措施超过了必要限度,从而给对方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是防卫人过失所致;而故意伤害是以伤害对方身体为目的,是加害人故意所致。
2020.09.03 155 -
防卫过当是故意伤害吗
防卫过当不属于故意伤害。故意伤害是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而防卫过当属于过失。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
2020.03.03 152 -
防卫过当算故意伤害吗?
防卫过当不属于故意伤害,属于过失犯罪。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2020.04.30 160
-
如何区分防卫过当与故意伤害罪对于防卫过当行为,应当如何进行处罚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二、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
2022-01-23 15,340 -
如何区别正当防卫中的故意伤害
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互殴及其转化行为,大部分是因为口角或邻里纠纷等一般的民事纠纷引起的,也有少部分是聚众斗殴等,一般不存在特殊防卫权。但是如果在互殴过程中,双方停止斗殴后,一方受他人鼓动或出于报复侵
2022-07-17 15,340 -
故意伤害与防卫过当如何界定
如果是在受侵害期间的话,只会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这个期间故意伤害很难界定,也有这样的案例,本来就有干掉对方的想法,但是呢先挑衅对方,让对方先动手,然后自己干掉他,这样的行为很可耻,但具体到要不要负责
2022-07-18 15,340 -
如何区分防卫过当与故意伤害罪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防卫过当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二、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
2022-04-11 15,340
-
01:09
如何认定故意伤害
损害他人健康故意行为称为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嫌疑人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他人的身体健康,是故意伤害罪的客体,如果故意伤害自己身体健康,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自伤行为损害社会
1,756 2022.04.15 -
00:50
故意伤害如何量刑
故意伤害罪,具体量刑根据受害人的伤情来判断。这个罪名是由《刑法》第234条规定的,根据该条规定,犯本罪的,处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本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
958 2022.04.17 -
00:59
故意伤害罪如何处罚
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要根据刑法中故意伤害罪来判处。根据刑法中的规定,故意伤害罪的定刑标准为: 1、犯故意伤害罪的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犯故意伤害罪的人,情节较重且致使人重伤的情形,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其
1,30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