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医疗事故处理的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造成一级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的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于发生医疗事故的人员,卫生行政部门或以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2002年国务院颁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所谓“处理医疗事故”,在本条例中是指在医疗事故发生后,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理,或者应当事人的请求,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争议的处理。 这里的“处理”仅指行政机关的处理,不包括医疗事故的其他处理途径。如行政处罚医疗事故时可依本条例第50条的规定进行赔偿。 但该条的规定在人民法院处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时只起参照作用。对医疗事故的处理,涉及的方面较多,不仅是医患双方,还有直接或者间接涉及患者的家属、亲友,涉及到发生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的亲属等,同时还会对医院的管理、信用及社会产生影响。 因此,处理医疗事故时必须慎重,无论是对哪一方面的处理,都必须处理正确、得当,这样才能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正确处理医疗事故,可以说是行政机关、人民法院处理医疗事故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最高要求,是制定本条例的首要宗旨。
-
规定怎么处理医疗事故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员及其家属有权在发生事故或事件不良后果发生后1年之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病员死亡的,其家属应当在病员死亡后或收到尸检报告单后15天内提出医疗事故或者事件的鉴定。其中尸检的申请,则应当在病员死亡后48小时内提出,由
2020.08.12 184 -
发生一级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第一,鉴定医疗事故; 第二,由医学会给出医疗事故鉴定报告; 第三,根据规定的11项标准计算的医疗事故赔偿基数; 第四,计算赔偿总额; 第五,保险公司或医疗机构根据确定的赔偿总额给予赔付。
2020.11.14 129 -
-
一级医疗事故事故怎么处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一级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有: 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2、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3、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四十七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2022-06-02 15,340 -
如何处理一级医疗事故?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一级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有: 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2、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 3、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四十七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
2022-06-07 15,340 -
医疗事故一级怎么处理
(1)医疗纠纷发生后,第一步是保管、复印或封印病历资料,法律术语被称为证据保全。(2)双方协商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学会提交医疗事故鉴定报告书。(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的11项标
2021-10-26 15,340 -
一级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一级医疗事故怎么处理: 第一步,鉴定医疗事故。 复印封存病历资料要及时。 发生医疗纠纷后,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是保管、复制或封存病历资料,法律术语叫“证据保全”。 病历资料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
2022-03-06 15,340
-
01:03
一级医疗事故有哪些情形按照医疗事故分级的标准的话,一级医疗事故,是指导致患者丧失生命、重度残疾,并详细分为甲等和乙等,具体如下: (一)一级甲等的医疗事故为:死亡。 (二)一级乙等的医疗事故为:缺少、失去重要的器官或者功能完全失去,别的器官不可以代替,存在特殊医
2,504 2022.04.17 -
01:25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分级标准为: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属于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从而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属于二级医疗事故;三级医疗事故是指造成了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从而导
6,604 2022.04.17 -
00:58
医疗事故罪的判定医疗事故罪,一般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就诊人的健康权、生命以及医务工作的管理秩序,其在客观的主要表现为医务工作人员的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患者发生死亡、或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的行为。此处的“严重”,首先必须是指医务工作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严
1,29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