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确认为恶意域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有以下行为的,可以被确认为恶意域名: 1、注册或获取域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作为商品商标或服务商标所有人的投诉人或其竞争对手出售、出租或转让域名,以获取直接与域名注册相关费用之外的额外收益者。 2、注册该域名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的所有人以相应的域名反映其上述商标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人民法院审理域名纠纷案件,对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应当认定被告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 (一)原告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合法有效; (二)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构成对原告驰名商标的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 (三)被告对该域名或其主要部分不享有权益,也无注册、使用该域名的正当理由; (四)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通过下列因素认定: 1、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存在代理或者代表、贸易、合作、地缘或者其它关系明知或者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标; 2、被申请人因申请享有在先权利的商号、作品、外观设计、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者其它因素明知或者应知他人在先权利的存在; 3、申请人主张被申请人构成恶意抢注其商标行为的,需要考虑申请人商标的独创性; 4、被申请人因作为公共资源的旅游景区名称、产地名称具有知名度而明知或者应知该名称的存在。
以下情况认定恶意抢注域名:代理或者代表知道知道被申请人的商标;被申请人因申请享有在先权利的等知名度而知道或者知道他人在先权利的存在;构成恶意抢注其商标;被申请人因旅游景点名称为公共资源。
-
怎样认定是恶意抢注域名
恶意抢注域名可以通过下列因素认定: 1、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存在代理或者代表、贸易、合作、地缘或者其它关系明知或者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标; 2、被申请人因申请享有在先权利的商号、作品、外观设计、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者其它因素明知或者应知他人在
2020.04.25 201 -
可恶意抢注域名怎么办
通过下列因素认定: 1、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存在代理或者代表、贸易、合作、地缘或者其它关系明知或者应知被申请人的商标; 2、被申请人因申请享有在先权利的商号、作品、外观设计、姓名、肖像等具有知名度或者其它因素明知或者应知他人在先权利的存在;
2020.05.21 142 -
域名被恶意抢注怎么办
域名被恶意抢注的维权:可以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认证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提起域名争议解决。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视其情节分别予以个人或单位的罚款、停止其网上活动、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等。
2020.01.13 137
-
如何认定相似域名构成恶意注册或者使用域名,其行为效力是怎么样的
可以参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第九条被投诉的域名持有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行为构成恶意注册或者使用域名:(一)注册或受让域名的目的是为了向作为民事权益所有人的投诉人或其竞争对手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
2022-03-14 15,340 -
被恶意抢注了域名该怎么办
恶意抢注域名维权方式:当事人可以协商侵权行为。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认证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提起域名争议解决,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1-11-05 15,340 -
如何防止恶意抢注域名
恶意抢注域名的认定方式: 一、是否以商业为目的注册他人驰名商标为域名; 2、是否出于获取不正当利益而高价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域名; 3、注册域名后是否长期不使用,阻碍他人使用。
2021-11-05 15,340 -
如何认定被投诉的域名持有人恶意注册或使用域名,其行为构成的标准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2006修订)第九条的规定,被投诉的域名持有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行为构成恶意注册或者使用域名:(一)注册或受让域名的目的是为了向作为民事权益所有人的投
2022-02-15 15,340
-
01:16
被认定为恶势力的标准是什么
恶势力的认定标准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其一是人员组织性;其二是客观行为上;其三是社会危害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司法部《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恶势力,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
3,185 2022.04.15 -
01:22
单位恶意调岗怎么办
单位恶意调岗,有以下的三种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收集证据。劳动者听闻调岗相关事宜后,要具备证据意识,留意并收集证据。关于调岗原因、范围、涉及人员、新岗位工作内容、地点、薪酬变化,可通过拍照、录音录像、公证等固定证据方式,收集公司公告、书
7,770 2022.05.11 -
01:03
企业恶意拖欠工资怎么办
公司恶意拖欠工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
759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