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后什么时候可以拿到回执单?是不是报警了就有回执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有回执单,按照规定,公民在报案以后办事人员应当填写回执单交付报案人,派出所没有按规定填发回执单,虽算不上违法,但肯定是不对的,可以向派出所负责人索要回执单; 2、报警回执制度规定:群众到公安机关报警时,公安民警必须热情接待,认真登记并发给报警回执。对属于权限范围内的案件,一般要在一周内办妥,未能办妥的要说明原因;对不属于本辖区或本警种管辖的案件,要在两天内转交有关单位处理并向群众解释清楚。注意事项: 1、派出所在接受报案后,填写《接受案件回执单》,并及时送达报案人和案件主管部门。然后在二十四小时内填写《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连同受案材料报领导审批;2、对于已经接受的案件应当审查,报案事实是否存在;报案事实是否符合立案标准;是否属于自己管辖;线索来源的可靠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受理程序是否合法。对于达到立案标准的,应当如实立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投诉、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应当及时受理案件,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回执单,所以立案回执是在受理案件后能拿到的。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分别作出下列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在接报案登记中注明。
拿到报警回执单并不算立案,只是能证明警方已经受理了该案件。如果在警方不立案的情况下会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报警回执是公安机关发给前来报警的群众,表示已受理该人报警的一种凭据。报警回执上有报警人的姓名、公安机关对报警人反映情况将依法处理的承诺、报警联系电话、警务监督电话和值班民警姓名等内容。
-
报警后有回执单吗?
是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报警回执是公安机关发给前来报警的群众,表示已受理该人报警的一种凭据。报警回执上有报警人的姓名、公安机关对报警人反映情况将依法处理的承
2020.01.03 1,358 -
-
报案后回执单啥时候能拿到
按照规定,《案件回执单》是应该在案件受理时出具的,报案的流程大致是,首先警察给你做笔录,然后让你签字按手印,这些结束后,等个十几分钟就会给你拿回执单,回执单上写些你的案情基本资料及受理编号信息。也就是说,公民在报案以后办事人员应当填写回执单
2020.05.10 1,186
-
报警了就一定会有回执单么
是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八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收据。报警收据是公安机关向前来报警的人发送的证据,表示已经受理了该人的报警。报警收据包括报警人姓名、公
2021-12-04 15,340 -
有回执单吗,这报警了
只需报警即可向公安机关索取报警回执,报警回执可作为证据。报警回执是公安机关向前来报警的人发送的证据,表示已经受理了该人的报警。报警收据包括报警人姓名、公安机关对报警人反映的承诺、报警联系电话、警务监督
2021-11-21 15,340 -
收到报警回执单是立案了吗?
拿到报警收据不是立案,而是证明警方已经受理了案件。如警方不立案,将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内送达控告人。报警回执是公安机关向前来报警的人发送的证据,表示已经受理了该人的报警。报警回执上有报警人的姓
2021-11-08 15,340 -
报警回执单是立案了吗
拿到报警回执单并不算立案,只是警方能证明警方已经受理了该案件。如果在警方不立案的情况下会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
2020-12-26 15,340
-
01:02
货款收不回来可以报警吗货款收不回来可以报警。但警察一般不会管。货款收不回来这不是刑事、治安案件。只是一般的民事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如果一方以借款名义诈骗他人财产,可能会构成诈骗罪,这时候可以报警处理。对于绝大多数借款案件,不能报警处理,只能通过诉讼方式,也
2,178 2022.04.15 -
01:12
货款要不回来报警有用吗货款要不回来报警没用,因为警察的职责不包括处理民事经济纠纷,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要回货款,也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要回货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起诉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在正式立案前会先组织双方
2,282 2022.04.15 -
00:50
遇到辅警单独执法怎么投诉遇到辅警单独执法的投诉方式如下: 1、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投诉举报; 2、也可以通过辅警所属公安机关举报; 3、还可以通过拨打12389举报。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又称辅警、警务辅助人员。是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发展和公安工作实际需要,面向社会招
20,89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