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设立的概念以及原则是什么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法人设立的原则,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不同类型的法人,甚至对同一类型的法人的设立所采取的原则也不完全一致,因此,法人的设立原则并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它因法人的类型不同以及时代的演变而有所差别,概括起来,法人设立的原则有如下几种: 1、放任主义。放任主义也称自由设立主义,即法人的设立完全听凭当事人的自由,国家不加以干涉或限制。 2、特许主义。特许主义是指法人的设立需要有专门的法令或国家的特别许可,在特许主义下设立的法人称为“特许法人”。 3、行政许可主义。行政许可主义又称为核准主义,指法人设立时除了应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外,还要经过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犯罪的概念:危害国家主权、分裂国家、破坏社会经济秩序、侵犯国家财产和个人私有财产、侵犯公民权利等其它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犯罪的原则: 1、罪刑法定; 2、人人平等; 3、罪责刑相适应。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定代表人行使代表权违反法律法规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应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变更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应办理变更登记。
-
自治原则的概念是什么
自治原则的概念是:自治是指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确定合同准据法最常见的原则。这一原则源于16世纪法国理查世杜摩兰的自治理论。主张合同应适用当事人自己选择的习惯,法院也应推定当事人想适用什么习惯于合同的实
2022.04.14 791 -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民法的概念是指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一、公平原则,即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自愿原则,即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
2021.01.15 2,973 -
累犯的概念类型及处罚原则
所谓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被判处一定的刑罚之罪的罪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一般累犯与特殊累犯。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
2020.08.27 224
-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概念是什么?
法律的溯及力,即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颁布后对它生效以前的行为和时间是否适用的问题。适用,该法律就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律就没有溯及力。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意为任何法律规则不得适用其生效之前的行
2021-10-01 15,340 -
什么是法人设立?法人设立的原则是什么
法人设立是指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使社会组织获得法律上人格的整个过程,即它是创设法人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不同的民事主体取得法律上的人格的方式并不相同,自然人是通过出生这一事实而取得法律上的人格,而法
2022-07-14 15,340 -
犯罪中止的概念及其处罚原则是什么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2022-04-28 15,340 -
什么是累犯累犯的概念类型及处罚原则
累犯可分为: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在执行刑罚或者赦免后5年内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犯罪分子。被假释的罪犯,自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特别是累犯,是指因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黑社会性质
2021-12-21 15,340
-
01:13
商标法原则是什么商标法的原则主要包括下面几点: 第一,申请在先原则。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类或者类似的商品上,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申请在先的商标,其申请人优先享有商标专用权,申请在后的予以驳回; 第二,自愿注册原则。商标使用人是
2,364 2022.04.15 -
00:56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故意杀人罪的概念是:故意杀人一般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生命是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公民的生命都受法律保护。 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370 2022.04.17 -
01:23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继承法的原则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了:1、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私有财产原则;2、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3、继承权男女平等的原则;4、保护弱者、养老育幼的原则;5、继承人之间互谅互让、协商处理的原则;6、尽量发挥遗产效用
7,42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