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男女平等原则保障难以实施的表现是什么

男女平等原则保障难以实施的表现是什么

2022-03-12 17:2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12回复

专业分析:

男女平等原则保障难以实施的表现是什么? 男女平等原则有利于保护妇女权利。由于几千年来重男轻女的封建宗法思想的流毒至今尚未肃清,妇女的继承权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农村还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现在:一是女儿的继承权往往不能实现;二是丧偶妇女的继承权得不到保障;三是寡妇带产再嫁往往受到阻挠。因此坚持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仍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在现实生活中进一步落实。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平等原则的概念是各种民事活动中一切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具体的表现有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平等保护;民事主体依法平等地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民事主体的民事责任平等。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获得平等保护,并可以通过控诉制度请求法院排除侵害,获得救济的权利。

律师普法更多>>
  • 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什么
    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什么

    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获得平等保护,并可以通过控诉制度请求法院排除侵害,获得救济的权利。

    2020.09.19 406
  • 宪法平等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宪法平等保护的原则是什么

    宪法的平等保护原则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公民有获得平等保护,并可以通过控诉制度请求法院排除侵害,获得救济的权利。

    2020.07.13 140
  • 平等原则是指什么
    平等原则是指什么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 3、民事主体在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 4、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平等受法律保护。

    2021.04.21 623
专业问答更多>>
  • 平等原则的概念与表现是什么

    所谓平等原则,指在一切民事活动中一切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民法典》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民事主体的法律地

    2022-06-14 15,340
  • 当事人平等原则的实现依赖于法院的保障?这一原则应该得到什么保障

    当事人平等原则的实现依赖于法院的保障。它要求法院确实保障双方当事人处于完全平等诉讼境地,对当事人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得偏袒或歧视任何一方;要求法院为双方当事人创造和提供同样的、均等的行使诉讼权利的手

    2022-01-25 15,340
  • 民事总则中,平等原则的特征和表现是什么

    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及适用法律的平等和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法律平等地位,是指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平等(相同),法人有与其自身活动相应的权利能力(不相同),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适用法律平等是

    2021-10-13 15,340
  • 婚姻法里有关男女平等的原则是什么?

    婚姻法将男女平等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并贯穿在各章具体条款之中。其内容包括: (1)概括规定夫妻的家庭地位和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权利义务平等。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地位平等。”(2)规定男女在结婚

    2022-07-2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等价有偿是我国什么的基本原则 02:03
    等价有偿是我国什么的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已失效)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但是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条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对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原则采用分别条文规定,删除了“等价有偿”。但是,等价有偿

    2,694 2022.04.17
  • 争夺孩子抚养权男女方平等吗 00:47
    争夺孩子抚养权男女方平等吗

    在争夺孩子的抚养权的时候,是男女平等的。父母双方都有平等的权利,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如果孩子的年龄在两周岁以下,也就是还在哺乳期,那么一般是跟随母亲生活,抚养权归女方所有。如果孩子已经年满8周岁,那么要适当考虑孩子本人的意愿,孩子本人愿意跟随

    1,009 2022.04.17
  • 量刑的原则是什么 01:35
    量刑的原则是什么

    量刑的原则主要包括两个,第一个为罪刑相适应原则,第二个为依法量刑原则,具体如下: 1、罪刑相适应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法院法官判决的主要根据,在决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刑罚的时候,法官应当综合考虑行为人相应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

    4,166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