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判刑标准的规定是:行为人的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行为。
《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一十三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假冒注册商标罪量刑标准规定如下: 1、自然人犯此罪的,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刑标准的规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是指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行为。
-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如何规定的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4.27 112 -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如何规定的
假冒注册商标罪: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明知
2022.04.14 220 -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判刑标准?
1、自然人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2020.06.04 255
-
如何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假冒注册商标罪的量刑标准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非罪的界限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构成的四要件是区分该罪与非罪的标准,根据法律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成立,必须具备犯罪构成四要素的形式条件和情节严重的实质条件。凡不具备上
2022-04-28 15,340 -
假冒注册商标罪既遂判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5-16 15,340 -
假冒注册商标罪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呢?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判决标准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该犯罪客观上表现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商品和服务中使用与注
2021-12-22 15,340 -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判刑如何?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定罪量刑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会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对行为人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
2022-05-15 15,340
-
00:56
如何认定假冒注册商标罪
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权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该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此处的同一种商品,既包括名称相同的商品,也包括名称不同,但指代同一种事物的商品。具体来说,商品名称以《商标注册用商品
772 2022.04.17 -
01:01
假冒注册商标罪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量刑标准为: 行为人在没有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情况下,在同类型的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导致情节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处罚;导致情节特别严重的,依法会被判处三
3,263 2022.04.17 -
01:22
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我国商标管理的规定,没有经过注册商标所有人的同意,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和已经注册商标而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题或者是单位,任何人任何单位以营利为目的,故意假冒
19,5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