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是怎么量刑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量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一年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量刑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一年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追究刑事责任。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是指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以及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构成国有公司人员渎职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有: 1、如果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造成特别重大的损失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一般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既遂是怎么量刑的?
行为人构成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既遂的,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属结果犯,徇私舞弊行为,只有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时,才构成犯罪。
2020.09.17 90 -
一般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是怎么处罚的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处罚是: 1、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造成国家利益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
2022.05.11 423 -
一般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是怎么量刑的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1.15 119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怎么量刑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量刑如下: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6-02 15,340 -
一般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是怎么处罚的?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处罚是: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2022-05-12 15,340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犯罪怎么量刑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量刑如下: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5-13 15,340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量刑标准
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既遂的量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
2022-06-04 15,340
-
01:04
失职罪量刑标准根据《刑法》关于失职罪量刑的有关规定,国有单位的工作人员,因为其滥用职权或者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导致国有单位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或者破产,导致国家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导致国家利益受到特别重大的损失,则会被判处
1,568 2022.04.17 -
01:06
非国家工作人员有渎职罪吗非国家工作人员有渎职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渎职侵权犯罪的主体主要包括两大类: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在依照法律
5,382 2022.04.15 -
01:01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量刑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是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是非法收受他人的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其中收受他人财物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
5,36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