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出轨婚姻赔偿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以下情形无过错方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有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婚内出轨的赔偿标准物质损害赔偿,受害方有权要求婚内出轨方支付相应的损害赔偿,该赔偿金额应根据受害方受损程度、婚姻财产状况等因素确定。精神损害赔偿,受害方有权要求婚内出轨方支付相应的精神赔偿,以减轻其心理痛苦,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一般根据无过错方受到的损害程度、出轨的程度来确定。
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至于具体的赔偿数额,可参照《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相关规定。
-
婚内出轨离婚怎么赔偿标准
一方在婚内出轨的,离婚时一般不会有赔偿,但是如果出轨行为构成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的,无过错一方在离婚时可以请求过错方承担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并没有规定离婚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法院会根据当地的发展水平、双方的经济状况、过错方的过错程度等因素确定赔
2021.03.07 155 -
男方婚内出轨离婚赔偿标准?
男方婚内出轨不一定会产生离婚赔偿。如果男方婚内出轨,且存在以下情形的,则要赔偿: 1、重婚; 2、与他人同居; 3、实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5、有其他重大过错。男方婚内出轨且存在法律上规定的五种过错的,则离婚赔偿标准,要根
2021.04.28 193
-
婚姻出轨赔偿标准怎么计算婚姻出轨离婚赔偿
婚姻期间,一方出轨导致离婚。如果出轨构成重婚或与他人同居,离婚时无过错方可要求过错方赔偿。“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包括:因收集对方有重婚证据的费用、起诉费费、律师费等
2021-11-22 15,340 -
婚内出轨赔偿标准
关于赔偿,是一方在婚内存在家暴、出轨、遗弃、虐待、与他人同居等过错,离婚时无过错方可以主张精神损失费以及物质损失费,并且可以要求多分夫妻共同财产。 结婚后你们双方无论谁向他人借钱,在法律上都视为你们夫
2022-01-30 15,340 -
婚内出轨离婚婚内出轨赔偿标准有哪些
收集了证明配偶有出轨的证据后,即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可以要求过错方离婚赔偿,下面是出轨离婚赔偿标准: 婚外情离婚赔偿包括两个方面: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1、物质损害赔偿的包括:因收集对方
2022-05-11 15,340 -
婚内出轨后离婚赔偿标准
婚姻出轨一般对离婚赔偿没有影响,因为无过错方有权要求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是,过错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过错的,出轨不是可以要求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
2021-11-24 15,340
-
01:16
女方婚内出轨离婚赔偿标准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可以提出损害赔偿的法定情形中包括重婚和与他人同居。关于出轨的行为能否达到请求损害赔偿的标准要确定出轨的程度。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是无论是男方出轨还是女方出轨只要其行为能够将其认定属于法定的过错方即可。关于“重婚”:有
2,226 2022.04.15 -
02:17
婚内出轨赔偿标准是什么
婚内出轨赔偿标准是什么?首先你得知道您说的出轨和婚姻法界定的法定过错可能是两回事,婚姻法里规定的过错是指重婚的或者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这才是法定过错,而且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直接和充分的证据,证明这样一个事实,法院才能支持我们的主张。如果我们能
2,037 2021.04.25 -
00:58
出轨离婚赔偿标准
首先并不是一方有出轨的行为,另外一方就可以获得赔偿的。根据法律的规定,如果一方有重婚或者有配偶与与他人同居的行为的,那么需要向无过错方支付损害赔偿。但是出轨是否属于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是需要进行界定的,二者并不能够划等号。因此在面临配偶一方出
1,15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