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还能参加工作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取保候审期间不?能正常上班,因为按照规定,取保后,司法机关需要传唤时要随叫随到,并且离开住所地需要申请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工作,但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可以。取保后,司法机关需要传唤时要随叫随到,并且离开住所地需要申请报告。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
取保候审人员可以参加工作吗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2020.02.01 158 -
取保候审能参加选举吗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因此取保候审并没有剥夺犯罪嫌疑人政治权利,是可以参于
2020.04.10 148 -
取保候审能工作吗
能工作,只要被取保候审的人不违反以下规定即可: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
2020.06.03 110
-
取保候审时能参加工作吗
法律未作禁止性规定,可以参加工作,但是参加工作有地区限制,一般只能在所居住的市、县。因为按照规定,取保后司法机关需要传唤时要随叫随到,并且离开住所地需要申请报告。
2022-05-23 15,340 -
取保候审期间能否参加工作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工作,但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
2022-06-04 15,340 -
取保候审可以参加工作吗
法律不禁止取保候审人员参加工作。
2021-12-25 15,340 -
取保候审的时候对象能否参加工作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工作,但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
2022-06-22 15,340
-
01:02
逮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犯罪嫌疑人在逮捕后,只要满足《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条件,即可办理取保候审,但在司法实践中,逮捕主要就是为了阻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者毁灭证据,而采取的一种较为严厉的刑事措施,且犯罪嫌疑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因此在逮捕后再被取保候审的
254 2022.06.22 -
01:05
取保候审后还要拘留吗
取保候审后是否还要拘留,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取保候审成功的犯罪嫌疑人,如果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就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重新被拘留; 2、若在取保候审期间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一般不会被拘留。 根据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
1,162 2022.07.06 -
01:21
取保候审后还会进去吗
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后,如果违反下面几点义务的,可能会被逮捕:首先,犯罪嫌疑人没有经过执行机关批准离开居住的市、县;第二,如果住址、工作单位或联系方式变动,没有征得决定机关同意;第三,在传讯时没有及时到案;第四,干扰证人作证;第五,毁灭、伪造
2,77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