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遗弃案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夫妻有义务互相支持。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恶劣程度才能构成犯罪。换句话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犯罪和非犯罪的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恶劣的遗弃行为是指因遗弃造成严重伤害和死亡的受害者;受害者因遗弃而无法生活、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因遗弃而被害人绝望、被迫自杀等。2、遗弃犯罪的处罚:1。对老年人、年轻人、生病人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拒绝扶养情节恶劣或者遗弃无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夫妻之间的遗弃罪有行为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遗弃罪的条件如下: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主体为特殊主体;主观表现为故意。
根据法律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遗弃罪的法定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夫妻遗弃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于危难境地的
2020.04.19 130 -
夫妻间有遗弃罪吗
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如果夫妻一方因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另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
2020.01.10 160 -
夫妻之间有遗弃罪吗
夫妻之间有遗弃罪,夫妻一方没有单独的生活能力,另外一方将其弃之,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构成犯罪。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
2020.12.01 355
-
夫妻之间遗弃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
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
2022-04-10 15,340 -
夫妻间遗弃罪的范围有哪些
1、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如果夫妻一方因伤残
2022-06-25 15,340 -
夫妻间有遗弃罪吗?
有的,夫妻一方没有单独的生活能力,另外一方将其弃之,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构成犯罪。根据《刑法》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
2022-05-28 15,340 -
夫妻间有遗弃罪吗
存在。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也就是说,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
2022-05-17 15,340
-
01:01
夫妻单独债务有哪些夫妻单独债务包括: 1、男女各自婚前所负的债务。如夫妻一方为购置房屋等财产负担的债务,该房屋没有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个人债务; 2、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除外;夫妻双方将本属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约定由一方负担
519 2022.06.06 -
01:07
夫妻个人特有财产有哪些夫妻个人财产,也称夫妻保留财产,是指夫妻在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同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我国《婚姻法》第18条明确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范围,包括: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
1,17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