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合同买房是否可以要求解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买房人隐瞒限购信息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如果买房人在签订合同前明知自己不具有购房资格而故意隐瞒的,可以要求解除买房合同,但要对相对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 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 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买房人隐瞒限购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一方明知自己不具有购房资格故意隐瞒的,权益受损害的一方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且要求其承担解除合同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因卖方违约拒绝履行过户义务,房屋买卖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买方有权解除买卖合同,造成买方损失的,买方有权一并请求卖方赔偿损失。房屋差价损失数额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比照相类似房屋的市场交易价确定或者通过专业机构评估鉴定房屋差价价值,一般来说,专业机构的评估价更为客观和精准。
-
房屋买卖合同是否可以解除?
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房屋买卖合同。双方也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合同中没有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那么按照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021.04.11 255 -
什么情况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购房合同呢
遇到下列情况购房者可以要求解除购房合同: 1、购房合同被依法确认无效后,购房者有权退房; 2、购房合同被依法撤销后,购房者有权退房; 3、按揭不能,购房者有权退房; 4、开发商迟延交付房屋或迟延办理产权证超过一定期限,购房者有权退房; 5、
2021.03.19 140 -
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
2021.02.21 126
-
购房合同逾期交房已经签订,买家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购房合同中的房屋
建议您认真查看购房合同中关于逾期交房的有关约定,没有具体约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2022-01-23 15,340 -
购买的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的面积不符,购买人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法律有明确规定。第十四条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
2022-01-18 15,340 -
买房时房屋面积有误差,买受人是否可以请求法院解除购买合同并要求
首先是怎么认定霸王条款或者格式条款的问题。但是《商品房买卖司法解释》第十四条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
2022-03-18 15,340 -
购买的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的面积不符,购房人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品房买卖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2022-04-28 15,340
-
01:15
劳务合同解除可以要求赔偿吗
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给公司
1,115 2022.04.17 -
01:27
怎么解除购房合同
若依据法定原因解除购房合同可随时解除,但应当通知对方。若依据约定原因解除购房合同,应当在期限内通知对方。 购房合同的解除,一般由于以下的情况: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因房屋
2,189 2022.04.15 -
00:58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吗
不安抗辩权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在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商业信誉,转移财产、抽逃出资逃避债务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具有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中止履行后
1,51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