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什么是丧失赡养能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我国,对丧失赡养能力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但在生活中,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指的是,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的情况。 根据司法实践,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有以下情形: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 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第三十一条,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 对流浪乞讨、遭受遗弃等生活无着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救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什么是丧失赡养能力呢
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指的是,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的情况。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2021.04.23 156 -
那么什么是丧失赡养能力?
具有赡养义务的人一般应当具有负担能力,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是指具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的情况。一般有以下情形: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
2021.03.02 142 -
什么叫做丧失赡养能力
在我国,对丧失赡养能力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但在生活中,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指的是,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的情况。根据司法实践,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有以下情形: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 2、已
2020.08.17 144
-
什么是丧失赡养能力
在我国,对丧失赡养能力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但在生活中,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指的是,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的情况。 根据司法实践,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有以下情形: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
2022-05-12 15,340 -
什么叫做失去赡养能力?
在我国,对丧失赡养能力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但在生活中,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指的是,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的情况。 根据司法实践,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有以下情形: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
2022-06-01 15,340 -
什么是丧失劳动能力?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是指哪些, 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周围神经肌肉疾病等,经治疗后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单肢瘫,肌力2级以下(含2级)。 (2)两肢或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含3级)。 (3)双手或
2022-04-06 15,340 -
什么是劳动能力丧失?
劳动能力是人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两个方面,是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劳动者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即法律上所指的劳动行为能力。劳动行为能力丧失者意味着其不再具有劳动
2022-03-30 15,340
-
01:22
继承权丧失的条件是什么继承权丧失,又可以被称为“继承权的剥夺”,主要指的是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在发生法定事由时,取消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权的丧失通常可以分为:绝对丧失和相对丧失两种情况。 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法定条件有以下几种: 1、继承人对被继承人
1,664 2022.04.15 -
00:58
赡养老人需要做什么赡养老人的义务: 赡养人应该关注老人的生活,身体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及时帮助老人。如果老人生病且没有固定收入的,应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还要为老人承担看病的费用。应照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如果没办法照顾的,可以委托机构照顾等等。 每个子女应该
1,156 2022.04.17 -
01:23
不给赡养费有什么后果拒不支付赡养费,可能会涉及民事责任的承担,情节严重的,甚至需要承担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首先,支付赡养费是法定的义务,也是法院做出的有效判决决定。赡养义务人应当按照法院判决书的内容,来履行赡养费的支付责任。如果确实拒绝支付赡养费的
1,500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