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首违不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政处罚法首次确立“首违不罚”规则,即向执法者作出了针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情形“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授权,有了这一法律授权,执法者做出“首违不罚”决定时,就有了法理基础,就有了确定的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四条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行政行为:(一)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二)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一)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的;(二)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处罚法首次确立“首违不罚”规则,即向执法者作出了针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情形“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授权,有了这一法律授权,执法者做出“首违不罚”决定时,就有了法理基础,就有了确定的法律效力。
首违不罚需要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首次违法; 2、行为人造成的损害后果轻微; 3、行为人有及时改正行为。 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 1、首次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损害后果,及时纠正; 2、非首次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损害后果,及时纠正。 根据规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
-
行政处罚法首违不罚的条件规定
首违不罚需要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首次违法; 2、行为人造成的损害后果轻微; 3、行为人有及时改正行为。 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 1、首次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损害后果,及时纠正; 2、非首次违法,情节轻微未造成损害后果,及时纠正。
2020.05.04 1,004 -
新的行政处罚法明确首违可不罚
行政机关实施“首违不罚”必须符合3个要件: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违法行为人及时改正,这3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首违可不罚”有利于实现行政执法的价值,在惩戒违法行为的同时达到预防违法的实际效果。
2020.12.22 1,107
-
违章被处罚是不是行政处罚?
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违章的处罚属于行政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对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辟谣行政处罚会留下案底?真相:不会分析:行政处罚不会留下文件,但会留
2021-11-07 15,340 -
行政处罚可以违法不予处罚吗
《行政处罚法》规定: 一、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 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未满14周岁的自然人,在生理、智力上尚未发育成熟,还不具备了解
2022-06-27 15,340 -
行政处罚算不算违法
行政处罚不算违法犯罪。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处罚只是违法不属犯罪.犯罪是经法院判决的刑事案件。
2022-08-14 15,340 -
行政处罚存在哪些违法行为不予处罚
行政处罚不予处罚的情形有以下这些: 1.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
2022-07-19 15,340
-
01:04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行政处罚是触犯了行政法规规范的人,可能需要承担的,对于这些民事主体。如果是被责令需要承担相应的处罚,则需要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根据司法
3,250 2022.04.17 -
01:17
行政处罚法明确行政处罚的主体是
行政处罚的主体主要有三类: 一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能够单独实施行政处罚权,但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比如: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换句话说,被授权的组织有权在授
1,978 2022.05.11 -
01:03
行政处罚法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有以下三类: 1、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必须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权按授权的范围实施行
1,90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