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理由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给证人做思想工作。证人作为案件的关键见证人,对案件的侦破和处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证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出庭作证,作为办案及司法机关就必须要学会去如何做证人的思想工作,跟证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做思想工作,让证人明白作证的重要义务。 2、为证人提供安全保护。证人之所以不愿意出庭作证,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也许是不愿意面对事实,也许是害怕被报复,假如证人确实是害怕被报复,那办案机关就给证人承诺,并积极给对证人给予必要的保护,让证人敢于出来作证。 3、树立执法及司法形象。作为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服务让公众信服,让公众愿意挺身而出为了惩治犯罪而作证,让百姓信服政府、信服司法。 4、强制到庭。当证人必须到庭作证时,证人不出庭,可以强制到庭,否则可能面临一定的司法处罚。具体
根据《刑事诉讼法》187条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无正当理由未到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人应当包括: 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2、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证人只能是自然人,单位或者组织出具的证明材料,只能以书证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证人证言的形式出现。
-
哪些人不能出庭作证
不能出庭作证的人有: 1、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2、共同犯罪案件的同案被告人; 3、侦查、检察、审判人员不能在自己承办的案件中作证人; 4、刑事被告人的辩护人、民事案件代理人。
2020.07.15 272 -
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情形
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但是不出庭作证不代表不作证,证据的形式还包括了书面证言,证人不出庭,但其书面证言仍可能被作为证据。因此证人一般情况都要出庭作证,除非: 1、证人有正当理由,此处的正当理由可以理解为“不可抗拒的、阻断其出庭作证的事由”,情
2020.10.25 483 -
证人出庭作证费用是哪些
证人出庭作证费用有: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 证人因出庭作证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提供证人的一方当事人先行支付,由败诉的一方当事人承担。
2020.07.21 392
-
有哪些证人可以不用出庭作证
民事诉讼法在司法解释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明确了以下几种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情形: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如证人身患疾病的。 (2)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路途遥远”与“交通不便“须
2022-07-17 15,340 -
昨天开庭我证人没出现证人无理由不出庭作证这样可以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2022-07-02 15,340 -
证人可以不出庭作证的情形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规定第56条的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是指有下列情形:(一)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二)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三)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四)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
2022-01-17 15,340 -
证人出庭作证的条件有哪些,证人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只要知道案件情况,不论其性别、职业、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宗教信仰、政治态度、健康状况如何,都可充当证人。证人确
2022-02-09 15,340
-
01:32
录音可以作为开庭证据吗
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种类包括:视听资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对单一证据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审核认定:证据是否为原件、
11,121 2022.04.15 -
00:51
老婆不让我碰可以当作离婚理由吗
老婆不让丈夫碰,也可以作为离婚理由。这主要是因为婚姻关系的缔结,就意味着双方自愿通过合法的方式,成为夫妻。而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夫妻之间不仅具有忠实的义务,也享受有权享受夫妻生活。如果妻子拒绝与丈夫进行性生活,严重影响夫妻感情,导致双方感
4,326 2022.04.17 -
01:00
证人不愿意作证怎么办
证人不愿意作证的处理办法: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
2,65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