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和聚众斗殴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是不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第二行为人是否以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惧怕,逼使财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交出财物。第三要明确行为人最终目的是否为了强索公私财物。聚众斗殴罪,在客观表现为纠集众人结伙殴斗的行为,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聚众斗殴罪。但并非所有参加聚众斗殴者均构成聚众斗殴罪。只有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者,才能构成聚众斗殴罪主体。此罪的犯罪心态,是公然藐视国家的法纪和社会公德,企图通过实施聚众斗殴活动来寻求刺激或者追求某种卑鄙欲念的满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区分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标准为: 1、敲诈勒索罪是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而抢劫罪是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获取财物的行为; 2、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构成抢劫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构成敲诈勒索罪,不负刑事责任。
应这样区分聚众斗殴罪与寻衅滋事罪: 1、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肆意挑衅,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其犯罪对象一般不特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2、主体不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而聚众斗殴罪则要求以聚众的形式,至少要求主体在3人以上。
-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判多久
聚众斗殴属于违法行为,任何人参与了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2020.02.22 249 -
聚众斗殴罪主犯和从犯如何区分
构成聚众斗殴罪的,从犯、主犯的划分为:在聚众斗殴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般情况下,起意者、犯罪的纠集者、犯罪的指挥者、犯罪的主要实行者为主犯。
2020.06.04 164 -
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的
正确判断敲诈勒索罪的方式: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即可断定是敲诈勒索。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020.12.03 92
-
聚众斗殴罪与敲诈勒索罪如何区分?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是不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第二行为人是否以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惧怕,逼使财物的
2022-04-22 15,340 -
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与聚众斗殴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是不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第二行为人是否以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惧怕,逼使财物的
2022-03-23 15,340 -
如何区分聚众斗殴罪与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是不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第二行为人是否以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惧怕,逼使财物的
2022-05-10 15,340 -
敲诈勒索罪和聚众斗殴罪怎么区分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是不是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第二行为人是否以采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惧怕,逼使财物的
2022-04-07 15,340
-
01:08
聚众斗殴如何定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聚众斗殴的定罪标准为:聚众斗殴有可能涉嫌犯聚众斗殴罪或寻衅滋事罪。情节特别严重的,最多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具体来说,分为以下情形: 1、对于首要分子和其他参加聚众斗殴的犯罪分子,可判处三年以下有
3,940 2022.04.17 -
01:13
聚众斗殴罪如何处罚
聚众斗殴罪是指,行为人为了实现不正当的目的,纠集三人以上,拉帮结派相互斗殴,严重扰乱公共安宁、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聚众斗殴罪主要针对的是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的参与者,对于一般的参与者,刑法并不会做出刑罚处罚,但是一般的参与者也要接受公安机关的
1,836 2022.04.17 -
01:14
聚众斗殴如何定罪量刑
我国刑法对聚众斗殴罪的犯罪分子,主要适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和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两档法定刑期。对于聚众斗殴罪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主要是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作出处罚的规定。此外,无论犯罪行为人是否为首要分子或积极参加者,在聚
2,03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