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为什么要交直接消费税和限期限的消费税

为什么要交直接消费税和限期限的消费税

2022-03-12 19:19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陕西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3-12回复

专业分析:

征税范围:主要包括奢侈品、高能耗或高档消费品、限制消费品、不可再生和替代资源以及一些具有特定财政意义的普通消费品。依据原则:1.直接消费税是以个人的实际消费支出额为计税依据而向消费者课征的一种直接税。2.间接消费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向消费品的生产经营者课征的一种间接税。间接消费税还可以分为一般消费税和特种消费税。为什么这样确定:消费税是在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根据消费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要求,有选择性地对部分消费品征收,其直接目的是使消费税成为增值税的辅助税种,使其既能对生产经营和消费进行特殊调节,又能保障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还能引导社会消费和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使消费税成为实现国家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工具,鉴于消费税的内在特征,消费税的税目、税率总是在不断地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和地点规定如下: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地点一般为纳税人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果木酒要缴纳消费税。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的规定,消费税税目共有14个,其中:第二类、酒及酒精,酒是酒精度在 1度以上的各种酒类饮料,包括白酒、黄酒、啤酒、果啤和其他酒。

律师普法更多>>
  • 消费税为什么是价内税
    消费税为什么是价内税

    价内税是税金包含在商品价值或价格之内的税,是依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的分类。在计划价格条件下,价内税形式可直接调节企业利润,因而成为国家调节生产引导消费,体现产业政策的主要手段。

    2020.12.17 1,339
  • 消费税什么税率?
    消费税什么税率?

    消费税税率一般是: 一、烟:甲类卷烟56%加0.003元/支等; 二、酒及酒精:白酒20%加0.5元/500克等; 三、化妆品30%; 四、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金银首饰、铂金首饰和钻石及钻石饰品5%等; 五、鞭炮、焰火15%;等等。

    2020.03.10 502
  • 消费税的征税对象为
    消费税的征税对象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消费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国务院确定的销售本条例规定的消费品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2020.06.14 412
专业问答更多>>
  •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纳税人以1个月或

    2022-02-15 15,340
  •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和地点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和地点主要有以下规定: 1、消费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2、纳税地点一般为纳税人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主管税务机关。

    2022-05-13 15,340
  • 营业税和消费税的纳税期限怎么规定

    《暂行条例》第十四条消费税的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2022-08-28 15,340
  •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怎么规定

    《暂行条例》第十四条消费税的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2022-08-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赠予房产要交税吗?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要交哪些税费 01:05
    赠予房产要交税吗?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要交哪些税费

    赠予房产要交税。直系亲属赠与房产要交以下税费: 1、个人无偿赠予行为,对受赠方按市场价格计征百分之三的契税; 2、对双方按市场价格计征万分之五的印花税; 3、直系亲属赠与,不需要缴纳营业税; 4、非免征个人所得税事由的,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4,526 2022.05.11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3,326 2022.04.17
  • 被限制高消费是否就是失信人员? 01:00
    被限制高消费是否就是失信人员?

    被限制高消费不一定就是失信人员。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会被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并进行不良信用记录,对被执行人予以信用惩戒。限制消费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的一种间接执行措施,即通过发出限制消费令,限制

    5,972 2022.05.11
公司法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