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医保报销政策202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参保人员住院起付标准和自费项目均不报销,甲类项目按在职职工85%;退休职工90%;家属60%报销,乙类项目先自负一定比例后再按上面比例报销,每年度基本医疗保险统筹支付最高限额3.6万元,超出3.6万元后进入大病,大病保险报销比例为90%,每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23万元。 2、医保用药范围分甲、乙两类:甲类药物是指临床用药效果肯定,价格低廉的药品;乙类药品是指临床选择应用,效果肯定,价格相对较高,要求一定适应症的药品。 3、医保诊疗项目范围和服务设施标准分基本医疗保险项目(甲类、乙类)、自费项目两类。基本医疗保险项目按医保规定报销,自费项目不报销。
首先,需要持社会保障卡在定点医院办理入院登记。 其次,需要向医院交纳住院押金(定点医疗机构向参保人员收取的押金不得超过预计医疗费总额的30%,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在3000元以上的,可以使用社保卡压低住院押金)。 最后,等出院结算时,定点医院刷社会保障卡会直接报销结算。其中住院押金用于冲减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多退少补。 但是要注意的是,以下计算出的医疗费用不包括在内: 1、不在“三个目录”范围内的药品、检查项目、治疗和生活服务设施费用等全自费医疗费用; 2、乙类药品需要个人先行自付10%,剩余90%的费用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然后按比例报销; 3、部分支付的诊疗项目需先行自付15%,剩余85%的费用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按比例报销。
-
铁路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呢?
一个医保年度内(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首次住院,个人需先支付住院起付标准630元,然后才能进入医保报销范围。起付标准630元需自费。参保人员若在一个医保年度内第二次及以后住院,起付标准减半为315元,但是15日内因同一疾病再次住院,按
2020.07.18 1,141 -
2022产检报销新政策
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产检费用报销规定,具体的报销费用情况要看当地的规定。 比如深圳市提供婴儿出生证明的产前检查费用报销一次性支付2000元,其余情况按照深圳规定的产前检查项目及费用标准进行审核报销,超过2000元部分不予支付。 再比如北京地
2021.03.17 104 -
义乌市医保报销政策
医保“新政”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将调整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医疗保险、慢性病门诊统筹)个人筹资标准为大额每人每年800元,小额每人每年200元,财政补助标准为义乌市级财政补助每人每年600元(含健康体检费),镇(街)财政补助
2020.07.28 1,418
-
糖尿病医保报销政策
糖尿病的医保报销比例政策为: 第一,如果医疗费为0-4万元范围的,那么医保可以报销85%左右。 第二,如果医疗费为4万元-8万元范围的,那么医保可以报销90%左右。 第三,如果医疗费为8万元以上的,那
2022-11-08 15,340 -
五保户就医报销政策
五保户就医报销政策:农村五保户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不设起付线,按75%的比例予以补助,民政部门按25%的比例予以补助;2、农村五保户对象到县人民医院总费用超过4000元的需到县合管办、县民政局办理手
2024-03-03 15,340 -
成都医保医疗报销政策怎么报
政策规定:《关于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通知》和《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施细则》电话查询:成都市医疗保险管理局电话:028-87706251城乡医疗工伤保险处
2021-11-15 15,340 -
小孩住院医保报销政策
各地规定不同,如果年底才能办理的,说明当地还是实行“母婴捆绑”,即当年出生但是错过医保缴费的,可以使用母亲的医保来报销。
2022-10-29 15,340
-
01:09
怎么报销医保
用医保报销的方式如下:1、购药。可以携带社保卡去医保定点的医疗机构,或者药店去买药,直接刷社保卡;2、门诊。要保存好医生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病历以及检查报告单等,还有就是门诊的收费原件,在缴费处选择社保卡支付即可直接报销相关额度;3、
10,111 2022.05.11 -
00:53
医保新政策2021年最新
2021年医保最新政策如下: 1、职工和城乡居民大病医保将二合一; 2、大病医保报销上限将大幅提高; 3、医疗费用越高将获更多医保支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5,080 2022.04.17 -
01:02
孕妇医保报销是怎么报销的
孕妇医保的报销流程,具体如下: 1、单位经办人持以上材料上报社保中心,受理审批后30个工作日支付生育津贴费用; 2、符合享受晚育奖励津贴条件的,夫妻双方要在《申领生育津贴人员信息登记表》中,选择享受晚育津贴的对象,且夫妻双方本人签字确认,并
7,925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