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婚怎么分割财产的原因是怎样的?你们能帮我说明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七条规定,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其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其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此房是婚后所得,应当认为是两人的夫妻共同财产。男方处分夫妻共同财产非因日常生活且违背公序良俗因此女方可以要求分割此房。重婚怎么分割财产长期同居但未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不构成重婚罪女方起诉离婚,可要求多分共同财产,要求一定赔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法院会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利益原则进行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一方的个人财产在离婚时没有约定不予分割。
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
离婚我们的财产怎么去分割
在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2021.02.06 112 -
重婚财产分割是怎样的
(1)男女平等原则。 (2)照顾妇女及子女利益的原则。 (3)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原则。 (4)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 (4)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原则。
2021.01.29 107 -
因婚外情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是怎样的
因婚外情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是: 1.男女平等原则;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 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 4.权利不得滥用原则; 5.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毁损、灭失的,另一方不予补偿。
2021.04.25 106
-
驾驶证消分不用扣分的原因是怎样的?你们能说明吗?
这个不能的,如果不交的话,它会累加到下一个记分周期。也就是说,违章如果扣2分,不去处理,下一个记分周期也是10分而不是12分。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五十九条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
2022-07-03 15,340 -
架线施工合同是怎样的?你们能帮我说明吗?
1、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必须以建设计划和具体建设设计文件已获得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前提。签订施工合同须以履行有关法定审批程序为前提,这是由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标的物为建筑产品,需要占用土地,耗费大量的
2022-07-03 15,340 -
婚姻过错财产分割是怎样的?你们可以简单的说明吗?
离婚过错方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遗弃家
2022-07-07 15,340 -
三方债权债务的抵消可以的原因是什么?你们能帮我说明吗?
1、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 抵销发生的基础在于当事人双方既互负债务,又互享债权,只有债务而无债权或者只有债权而无债务,均不发生抵销。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互享债权,一般因两个法律关系而发生,但也不排除
2022-07-03 15,340
-
01:00
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是怎样的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按照以下原则分割:1、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夫妻共同共有,一般情况下双方分割的份额应相等。2、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中作出更多牺牲,则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3、如果一方离婚时生活困难,另一方应给予经济补偿。4、如果离婚时,夫妻双方有
970 2022.04.15 -
01:11
无效婚姻财产分割的原则是怎样的
无效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之间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无效婚姻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所以,无效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只能按一般共有财产对待。就是指各共有方根据各自对共有财产的贡献大小按比例分享。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无效
918 2022.04.17 -
01:06
离婚时的财产怎样分割
离婚时的财产的分割如下: 1、双方协商决定。离婚时夫妻对财产的分割,双方应在协商一致的原则下进行,不能由一方决定; 2、男女平等。不能歧视妇女,不能认为妇女挣的少,就应少分,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应尊重妇女的权利,保护妇女权利; 3、照
613 202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