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刀杀人未遂判几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公民持刀杀人未遂判几年? 1、持刀杀人未遂比照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未遂包括两种类型: (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将犯罪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没有得逞。未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行为人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客观因素的介入,导致行为人不敢或不能把行为实行终了,以致犯罪没有得逞; (2)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因素的介入使犯罪没有得逞。不能犯未遂,是指由于行为人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或行为手段或行为对象等原因,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为人因感情纠纷而持刀杀人,但未遂的,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拿刀入室杀人未遂的判刑标准要参照故意杀人既遂的判刑标准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的量刑标准没有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持刀故意杀人未遂怎么判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持刀故意杀人,涉嫌故意杀人罪,按照刑法规定应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
2020.07.10 362 -
持刀杀人未遂一般判多久
持刀杀人未遂涉嫌故意杀人罪,一般判刑如下: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0.10.17 318 -
持刀杀人未遂最多判多久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
2020.09.17 224
-
持刀入室杀人未遂判几年
他是来行抢呢还是寻仇啊,如果是行抢,那就是入户抢劫,10以上有期至死刑都有可能。要是来寻仇的,还要看他的主观目的是杀人呢还是伤人呢?想杀人的话就是故意杀人未遂,在10年有期至死刑的法定刑中从轻或减轻。
2022-08-13 15,340 -
拿刀杀人未遂判几年!
2、未遂,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犯罪未遂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二是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
2023-03-22 15,340 -
持刀砍人未遂判几年
是否符合重伤害,这要做了鉴定之后才知道。 而且对于处罚上,公安机关应该会认定责任人,由于你先出手的,而且还携带凶器打架,所以你的情节不是从被打人的伤情,而你的主观意志。 关于赔偿,如果你作为受害人,那
2022-07-16 15,340 -
一般的喝酒持刀杀人未遂判几年吗?
杀人未遂分类: 1、对象不能犯:比如谋杀未成,叫故意杀人未遂,属于对象不能犯的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2、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达到致死的效果,属于故意杀人未遂;不影响定罪,只影响量刑
2023-03-25 15,340
-
01:15
持刀伤人轻伤判几年持刀伤人造成致人轻伤的结果的,一般情况下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对故意伤害罪的定罪量刑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行为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根据不同犯罪情节严重程度以及不同的犯罪结果,对其处
1,521 2022.04.15 -
00:52
谋杀未成年判几年谋杀未成年涉嫌故意杀人罪,判刑如下:1、故意杀人罪通常是指,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一般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
1,789 2022.05.11 -
01:08
杀人罪判几年杀人罪,通常是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的总称; 杀人罪在主观上包含了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一般包含行为人故意实施、有计划性的故意、非计划性的故意等多种形式;过失则包含轻率过失杀人、疏忽过失杀人等不同的情况。 根据我国《
51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