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是否有配偶的法定监护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配偶是法定的监护人,但是配偶担任监护人是有法定条件的,只有当一方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配偶才会担任其监护人。如果一方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配偶是不需要担任监护人的。根据《民法典》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民法典》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配偶是法定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有监护人或者法律能否判决配偶是否是监护人
配偶是其监护人是需要经过法律认定的。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当中的规定内容可知,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配偶就是属于对方的法定监护人。
2021.04.07 159 -
能否自己为自己指定监护人
能否自己指定监护人依据实际情况来看。成年人可以事先协商确定监护人,监护人范围很广;可以是近亲属,也可以是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被监护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可以履行监护职责。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事先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
2022.04.14 467 -
-
配偶是法定监护人吗
配偶是法定的监护人,但是配偶担任监护人是有法定条件的,只有当一方系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配偶才会担任其监护人。如果一方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配偶是不需要担任监护人的。根据《民法典》
2022-06-02 15,340 -
指定监护人能否是自己
许多孩子会因为父母的管教比较严格而表示很不服气,但是父母对子女这方面给出的理由一般都是说道德是父母而法律上也确定了其监护人的地位,所以就有叛逆的孩子直接提出了要重新将自己指定为监护人,其实监护人是必须
2021-06-11 15,340 -
结婚后的配偶是否属于第一监护人?
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按照下列顺序由以下人员担任:①配偶;②父母;③成年子女;④其他近亲属;⑤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此外,与精神病人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担任监护责
2021-06-13 15,340 -
被监护人有没有选择权决定自己的监护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权决定自己的监护人,可以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丧失民事能力时的监护人。但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法定的,一般就是父母。只有在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才由其他有监护
2022-05-25 15,340
-
01:28
挂名法人该怎么保护自己挂名法人要想保护自己,可以通过和隐名法人签订挂名协议,或在公司章程中增加免责条款以及书面授权他人管理公司的权利等行为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挂名法人也要高度关注公司有无异常经营行为并保留好证据。具体流程如下: 1、签订挂名协议或辞职
16,784 2022.04.17 -
01:01
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协商解决,可以到法院起诉,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可以进行刑事自诉。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要是看自己的什么权益受到了侵犯。一般的生活中,民事权益会受到侵犯,也比较常见。当事人如果在协商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到法院提起民
5,160 2022.04.17 -
00:31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法定义务都有什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法定义务是: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4、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 5、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
1,58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