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医疗期,不能从事原工作,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可以解除合同。 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一)款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可以解除合同。因此解除合同,还应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 根据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 9 9 4 4 7 9号)第三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能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都本人。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
劳动者在合同期内生病不能工作的怎么办
员工因病不能上班时,公司不能马上解除劳动合同,按照法律中的规定需要给予生病员工一定时间的医疗期,但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而在医疗期届满之后,员工仍旧无法到公司正常上班的话,则此时允许公司解除劳动合同,但同时需要支付补偿金。
2020.02.26 529 -
医疗期满后仍不能工作怎么办
医疗期满后仍不能工作的,如果既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公司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则公司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或者在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辞退员工。
2020.02.05 620
-
医疗期,劳动者不得从事原工作,能不能
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可以解除合同。 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一)款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
2022-04-23 15,340 -
劳动者在规定医疗期限届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原工作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40条、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并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劳动者非因工负伤或者患病,在规定的医疗期限届满之后不能从事原
2022-02-26 15,340 -
劳动者在医疗期内以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原工作的情况有哪些
根据原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六条规定,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
2022-04-23 15,340 -
医疗期过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怎么办
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使用者必须另行安排工作。如果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
2021-10-24 15,340
-
01:05
在鄂汇办怎么交农村合作医疗在鄂汇办交农村合作医疗流程如下:打开鄂汇办APP后,在页面找到支付,再选择城市服务,找到社保选项,点击当地社保服务,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参保信息,包括缴费时间和金额等。按照提示的金额缴纳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即可。农村合作医疗一般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7,339 2022.06.22 -
01:14
工伤的医疗费怎么办工伤后的医疗费用一般是用人单位先垫付,然后由用人单位去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成功后,用人单位可以拿着医院的费用单据、用药清单等票据去社保报销中心去报销,在工伤医保目录范围之内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工伤一般都是100%报销的
2,014 2022.04.17 -
01:02
合作医疗怎么退保合作医疗退保的流程如下: 1、新农保参保人员,未达到退休年龄又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本人应持身份证原件,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招聘职工证明信或劳动合同明细表等材料,到镇社保服务中心办理退保手续,镇社保服务中心到县社保中心农保科报批; 2、通
7,98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