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致人一年多死亡刑事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导致伤者一年后去世,肇事者负刑事责任要看具体情形: 1、如伤者去世与交通事故直接相关,那么可以认为是交通事故死亡。 2、如伤者去世是自身疾病原因或者治疗不当,不能认为是交通事故死亡。 3、如认定为交通事故死亡,肇事者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的,追究肇事者刑事责任。 4、如认定为交通事故死亡,肇事者负事故同等及以下责任,不追究刑事责任,但赔偿责任不能免除。 扩展资料: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发生交通事故一人致死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存在逃逸或者其他恶劣情节的可能会判处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若是因为肇事者的逃逸造成伤者死亡的则会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
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刑事责任应判刑几年
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的,如果负事故的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则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则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2.11 142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刑事责任判几年
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其刑事责任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判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4.18 101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刑事责任
已经触犯刑律,刑事责任了,交通肇事罪了。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
2022-01-13 15,340 -
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负刑事责任吗?
一,如果只是构成重伤,可能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负刑事责任。理由如下: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处所谓“发生
2022-04-26 15,340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交通事故死亡责任
刑法规定,交通事故导致死亡一人,并在事故中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的,除赔偿抢救期间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
2022-02-19 15,340 -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一般有几年的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 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2-04-22 15,340
-
00:58
交通重大事故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交通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判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一般情况下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车辆驾驶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死亡的,属于交通肇事罪,一般要对车辆驾驶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
3,346 2022.04.15 -
01:22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判多少年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还有逃逸行为的,原则上应当依法对其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具体而言,《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对交通肇事罪的有关定罪量刑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该条规定的内容,行为人交通肇事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910 2022.06.15 -
00:48
劝酒致人死亡刑事责任
劝酒致人死亡通常很难构成刑事犯罪,当然也就不存在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劝酒致人死亡的,一般只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明知醉酒人不能饮酒,在因喝酒的情况下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如果在不知情的
3,7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