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用死刑的客体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那么,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有哪些呢根据刑法第49条的规定,对以下罪犯不能适用死刑: 第一,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不是指审判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8周岁,即便审判的时候已满18周岁,也不适用死刑。 第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这里所说的“审判的时候”是指从羁押到执行的整个诉讼过程,而不是仅指法院审理阶段。因此,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上怀孕的妇女都不适用死刑。 第三,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也就是说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老年人即使在一审、二审、死刑复核期间达到75周岁,也仍然不能规避对其死刑的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对于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即使其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也不能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
不适用死刑的有哪些人
不适用死刑的: 1、对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 2、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对上述两种人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3、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2020.03.10 129 -
不适用死刑的人有哪些
下列人员不可以判处死刑: 一、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 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三、没有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审判的时候已满七
2020.03.18 90 -
不适用死刑的人有哪些
不适用死刑的人一般主要有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7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不适用死刑,是出于保护青少年的角度出发。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不适用死刑,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但如果75周岁以上
2022.04.13 291
-
对哪些罪犯不适用死刑, 适用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哪些情形不适用死刑
根据刑法第49条的规定,以下罪犯不适用死刑: 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不是指审判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8周岁,即便审判
2022-03-06 15,340 -
死刑的不适用者有哪些
不适用死刑的人群有:实施犯罪时未成年的人(中国为未满18周岁)、审判时怀孕的女子、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人等。中国法律规定,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审判的时候年满75周岁的
2021-09-30 15,340 -
死刑具体适用条件有哪些
死刑又称极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是一种最严厉的刑罚。《刑法》第46条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见死刑适用于罪行极
2021-10-15 15,340 -
哪些罪犯不适用死刑, 哪些罪犯可以不适用死刑, 哪些人不能适用死刑
一、哪些罪犯不适用死刑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刑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
2022-03-09 15,340
-
01:19
不适用死刑的对象有哪些
从概念上理解,不适用死刑,是指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具体而言,以下罪犯不能适用死刑: 1、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这里所说的“犯罪的时候”,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时候,如果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那一天不满1
1,400 2022.04.17 -
01:04
缓刑的适应条件有哪些
缓刑,主要是针对触犯刑法,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并且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人,先宣告定罪,暂时不执行判处的刑罚。 缓刑适用条件有:针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犯罪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宣告缓刑,对于犯罪人中有未满18周岁、正
3,642 2022.04.15 -
01:05
不适合结婚的疾病有哪些
根据我国母婴保健法的规定,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主要包括:1、严重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者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2、指定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19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