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产假提前上班生育金会不会少

产假提前上班生育金会不会少

2024-05-10 11:16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甘肃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4-05-10回复

专业分析:

产假提前上班生育金不会少。产假期间工资计算方法如下:1、保胎假,休假期间工资按照病假发,但是需要医院开具相应的证明;2、产前15天休假,工资按照每月实际工资的八成发;3、产假,领生育津贴,如果得到的产假工资高于生育津贴,高出的部分不扣除,若低于生育津贴,则由公司自行补足差额;4、哺乳假,六个半月按照工资的八成发,如果还有延长,则按实际工资的七成发。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产假提前上班,工资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计算发放。入股符合领取生育津贴条件的,提前上班仍然可以领取。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比如湖南省额外休息六十天。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如果是特殊工种岗位人员能享受提前退休的话,养老金是不会少发的。如果是55岁病退的人则需倒扣五年的相应比例,具体计算方法需要咨询当地的部门。

律师普法更多>>
  • 产假提前休提前上班可以吗?
    产假提前休提前上班可以吗?

    女职工提前请产假的,区分下列情况处理:女职工身体条件不允许继续参加工作的,根据病历资料,可以按病假处理,工资按国家规定发放。女职工身体条件允许而请假的,可以按事假处理,事假期间可以不支付工资。上述时间持续到产假时间后,自动转为产假时间,按国

    2020.09.06 1,597
  • 法律上上班提前走了工资会不会给
    法律上上班提前走了工资会不会给

    在公司上班自离不发工资属于违法的行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要求公司支付公司并给予赔偿。

    2020.10.14 127
  • 节假日退休金会不会提前发
    节假日退休金会不会提前发

    各地区规定不同,依据当地规定为准。部分地区遇节假日会提前发放,以青岛市即墨区为例,全市养老金发放时间统一为每月10日至25日(遇节假日提前)。

    2020.03.26 529
专业问答更多>>
  • 产假还没有结束提前去上班,生育津贴还会发放吗

    职工生产前后单位连续正常缴纳社保的可以享受。待遇包括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助。生育医疗费用包括生育的医疗费用、的医疗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期间单位正常发工资的,津贴补给单位,

    2022-09-15 15,340
  • 想提前结束产假提前上班工资是否会有

    产假未休完提前上班不仅应该拿到社保机构发放的生育津贴,还应该拿到一份企业发放的正常工资。因为生育津贴是基于员工缴纳了生育保险费和员工合法生育这两个事实而应该享受的产假待遇,而且员工享受生育津贴不需要提

    2022-07-06 15,340
  • 妻子生孩子了,产假提前上班双工资吗?产假提前上班工资怎样算?

    产假期间提前上班工资是按照平时正常工资支付的,但是不建议提前上班,休产假是法律赋予与你的权利。《计划生育法》第26条规定:“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

    2022-08-01 15,340
  • 产假怎么提前上班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

    2022-08-1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产假可以提前多久休 01:08
    产假可以提前多久休

    产假可以提前十五天开始休假。依照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女性职工休产假的具体时长,一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增减: 1、产假一般为98天,其中产前可休15天; 2、难产的,可以增加15天的产假; 3、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

    9,413 2022.04.17
  • 准生证会不会过期 00:47
    准生证会不会过期

    目前我国已经废除了准生证。我国实行的是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服务登记会过期。即流动人口需要依法办理婚育登记,但是没有进行登记,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需要通知其在3个月内补办,逾期不补办的,需要进行批评教育。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2,613 2022.05.11
  • 大学生网贷还不上会怎样 01:38
    大学生网贷还不上会怎样

    大学生借网贷不归还,不仅是违约行为,情节严重的,甚至涉嫌违法犯罪。具体来说,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第一,需要赔偿罚息和违约金。如果借了贷款不还,根据双方的借贷合同,首先遭遇到的就是高额罚息,有一些金融机构在罚息的基础上,还需要借款人支付一笔

    798 2022.06.06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