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存多少烟花爆竹能判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存烟花爆竹一般不判刑,但是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例如重大事故或严重环境污染,可能会构成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会判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第二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 (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钠、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五十克以上,或者饵料二千克以上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一)》第二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 (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的; (三)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氟乙酰胺、氟乙酰钠、毒鼠硅、甘氟原粉、原液、制剂五十克以上,或者饵料二千克以上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储存鞭炮不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管辖,属于治安处罚法甚至刑事处罚管理的范畴。根据治安处罚法的规定,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烟花爆竹30公斤以上的,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私存数量较大的,会构成非法储存爆炸物罪,所谓爆炸物是指具有爆破性一旦爆炸及对人体财产能造成较大杀伤力和破坏力的物品。造成人员伤亡的,会构成危险物品肇事罪。
烟花爆竹零售点储存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的最高限额在核发零售经营许可证时根据场所安全条件确定并载明,限额一般不宜超过50箱(件)或者总重量不超过1500千克,严禁超量储存。根据有关规定,个人禁止私自储存、运输、购买烟花爆竹。
-
-
私存烟花爆竹如何处罚
私存烟花爆竹的处罚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情节轻微的,将受到治安处罚;私存量大的,构成非法储存爆炸物罪;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
2022.04.16 6,109 -
储存烟花爆竹怎么处罚
对于私存烟花爆竹的行为,情节轻微的,会受到治安处罚。储存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私存数量较大的,会构成非法储存爆炸物罪,所谓爆炸物,是指具有爆破性,一旦爆炸即对人
2020.01.12 2,415
-
存多少烟花爆竹能判刑
存烟花爆竹一般不判刑,但是如果造成了严重后果,例如重大事故或严重环境污染,可能会构成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质罪,会判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2022-05-11 15,340 -
非法储存多少烟花爆竹会被处罚
烟花爆竹作为易燃易爆品,存放有特殊且严格的要求。在居民区存储大量烟花爆竹,除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外,还要依法没收烟花爆竹。《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
2022-01-26 15,340 -
《非法存放烟花爆竹标准》
烟花爆竹的存放需要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仓库,没有经过审批程序储存烟花爆竹,即是非法行为。 【法律依据】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第五条公安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
2022-03-23 15,340 -
非法存放烟花爆竹标准
烟花爆竹的存放需要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储存仓库,没有经过审批程序储存烟花爆竹,即是非法行为。 【法律依据】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第五条公安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
2022-02-07 15,340
-
00:59
合同印花税现在怎么交根据民事合同进行的民事法律行为,应缴纳相应的印花税,印花税的缴纳标准则随着合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而言,如果签订的是购销合同的,那么缴纳的印花税应当是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如果签订的是加工承揽合同的,缴纳的印花税应当是加工费用的万分之五。如
2,939 2022.04.17 -
01:06
现在醉驾一定要判刑吗醉驾一般会判刑。根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醉驾即醉酒驾驶机动车,属于危险驾驶罪的情形,原则上判处拘役、并处罚金的刑罚;而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指导意见指出,对于醉驾的行为人,定罪量刑时应综合考虑其醉酒程度、行车速度、实际造成的损害等情况,对于醉驾情
2,510 2022.04.12 -
01:05
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多少年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我国刑法对吸收公众存款这一罪名规定了三档法定刑期,分别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三年以下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十年以上有期
1,29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