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证人证词没有实物证据能否定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只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才能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如果证人证言能够与被告人供述相互印证,可以将其作为定罪证据;如果只有一个证人证言,而无其他证据佐证,一般不能对被告人定罪。《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 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只有一个证人证言,而无其他证据佐证,一般不能对被告人定罪。只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才能对被告人定罪量刑。 如果证人证言能够与被告人供述相互印证,可以将其作为定罪证据。
只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才能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如果证人证言能够与被告人供述相互印证,可以将其作为定罪证据;如果只有一个证人证言,而无其他证据佐证,一般不能对被告人定罪。
-
如果没有人证物证,只凭口供能否定罪
若在庭审中没有人证物证,只凭口供是不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定罪处罚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
2020.07.22 317 -
没有毒品实物证据能定罪吗
毒品犯罪的对象是毒品,毒品犯罪案件的核心证据是毒品本身。因此,如果毒品案件没有缴获的毒品本身作为物证,就属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2020.10.11 265
-
如果只有言词证据,能否定罪?
我国刑事证据制度中,“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是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证据必须形成证据链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只有被告人的有罪供述没有其他的证据是不能定罪的,同时只有口供也不能定罪判刑,不能轻信口
2021-09-29 15,340 -
只有言词证据能否定案
证据必须形成证据链才能作为定罪的依据,只有被告人的有罪供述没有其他的证据是不能定罪的,同时只有口供也不能定罪判刑,不能轻信口供!如果有其他的证据且相互映证就可以可以定罪判刑。
2022-08-15 15,340 -
只有证人证词没有物证没有其他证据,这样的情况下能对被告人定罪吗
只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才能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如果证人证言能够与被告人供述相互印证,可以将其作为定罪证据;如果只有一个证人证言,而无其他证据佐证,一般不能对被告人定
2022-02-05 15,340 -
只有言词证据能定罪吗?
能不能定罪要看案情具体的实际情况,虽然说只有单独一个的人的证言是不能认定被告有罪的,但是如果大家的证言等能够互相得以印证,可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足以证明案件真实,法官就会采纳就可以给被告定罪了。
2021-08-04 15,340
-
00:56
只有人证没有物证可以立案吗
只有人证没有物证可以立案。我国法律要求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有人证,没物证,但有其他确实、充分的证据可以认定事实的,也是能立案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
4,397 2022.05.11 -
01:14
只有口供没有证据能判刑吗
关于只有口供没有证据能否判刑,我国法律进行了规定:对于案件的判处要重视证据及调查研究,不能轻易相信口供。有被告人的供述,但无其他证据的,不可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无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的,则可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除此之外,还规定
5,422 2022.04.17 -
00:52
有人证没有其他证据能判刑吗
在刑事案件中,有人证没有其他证据是否能判刑,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如果现有的证据可以相互印证,且能够证明行为人犯罪事实的,一般是可以定罪量刑的; 2、如果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在案件审
2,076 202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