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法院诉讼离婚一般要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通常我们说离婚案件需要按照简易程序审理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若按照普通审理的话,需要六个月的时间。同时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要上诉的情况下,二审的期限是三个月。因此离婚纠纷一般在诉讼过程中少则三个月多则六个月。但是在我们实践过程当中,第一次起诉离婚时,如果对方坚决不同意离婚的情况下,法官无法认定你们夫妻感情是否破裂,那么一般来说第一次起诉离婚法官是不会判决离婚的。在第一次起诉离婚后,您需要等一审判决下达后生效六个月再提出第二次诉讼离婚。第二次起诉离婚,不管对方是否同意离婚,法官一般会认定夫妻感情已经破裂,一般都会判决离婚.那么按照两次诉讼进行计算的话,如果起诉离婚,那么差不多就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同时在现在我们涉外离婚也会比较多,在涉外离婚诉讼中,由于程序更为复杂,若另一方存心想拖.不想离婚的情况下,时间就会更久了。所以我们说协议离婚是最短的离婚方式,如果要诉讼离婚的情况下,您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到费用诉讼离婚需要多久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通常审期限按照简易程序需要三个月,二审按普通程序算期限是六个月,一个离婚案件从头到尾少则4个月,多则9个月。假如在第一次提出离婚判决不准离婚的情况下,那么第二次提起诉讼,要在六个之后才可以提出第二次起诉。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
-
一般离婚诉讼一般要多久
通常离婚案件按照简易程序需要三个月,按普通程序算期限是六个月,二审期限是三个月。因此,离婚纠纷一般少则三个月,多则六个月。第一次起诉离婚时,若对方坚持不想要离婚,法官认定夫妻感情没有完全破裂,那第一次起诉一般不会判离,需要等判决生效六个月之
2021.04.27 174 -
一般法院诉讼离婚多久开庭
当事人起诉离婚后,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必然在三个月内开庭;适用普通程序,在六个月内开庭均不违法。递交起诉状那天起,法院必须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一般只要起诉状上写明原被告、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该法院管辖,法院就会立案。
2020.08.18 156 -
诉讼离婚一般要多久
无法确定。根据我国婚姻法和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一方要求离婚,而对方不同意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具体审限取决于具体案情,法律并无规定审限,只规定了最长审限一般为六个月,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可由法院院长批准后,延长六个月,如果法院认为还需
2022.02.06 544
-
离婚诉讼一般要经过多久法院?
诉讼离婚,如果法院采取简易程序,一般是3个月以内审结。如采取普通审理程序,一般是6个月以内审结。 协议离婚,主要是看你们双方需要协商多长时间达成一致意见。 双方协商一致后,签订离婚协议书,到民政局申请
2022-11-28 15,340 -
到法院起诉离婚一般需要多久
如案件简单,法院应使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即由法官独任审理。该程序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审理,法院将作出判决。如果案件复杂,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即由三名法官或法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理。该程
2021-11-02 15,340 -
离婚诉讼到法院要多久
,即使提出诉讼,对于婚姻案件的审理,也要符合法律规定期限。通常一审期限按照简易程序需要三个月,二审按普通程序算期限是六个月,合起来一个离婚案件从头到尾少则4个月,多则9个月。假如在第一次提出离婚判决不
2022-02-21 15,340 -
诉讼状一般多久到法院
诉讼费一般是败诉方出,律师费是你自己出。诉状交到立案庭。开庭很快。
2022-10-07 15,340
-
01:11
到法院诉讼离婚一般要多久一般离婚案件按照简易程序审理则要三个月的时间,如果按照普通审理的话,要六个月的时间,同时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要上诉的,二审的时间是三个月。 所以离婚纠纷一般在诉讼过程中需要三个月到六个月的时间。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如果按照两次诉讼进行计算的
915 2022.04.17 -
00:51
法院起诉离婚要多久才能离婚法院起诉离婚一般需要三至六个月,要根据具体适用的程序确定: 1、如果采取简易审理程序,3个月以内审结; 2、如果立案后法院采取普通审理程序,是6个月以内审结; 3、如果第一次判决不离婚,原告方需要判决生效后再等6个月才能第二次起诉。第二次起
4,376 2022.11.21 -
01:24
虚假诉讼一般判多久虚假诉讼罪是行为人以捏造的虚假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秩序和他人的正当权益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虚假诉讼罪的判刑如下: 1、行为人触犯了虚假诉讼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563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