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罪如何界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 2、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 3、主体是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分子,行为人却为了掩盖其罪行、使其逃避法律处罚等,而帮助其逃匿或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的行为。该罪主体应具备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具备故意性,客观上实施了掩盖、帮助逃匿、作虚假证明等包庇行为,该罪侵犯了刑事诉讼正常活动秩序。对行为人判处管制或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情节上具有严重性,则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满足以下要件确定构成包庇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包庇犯罪人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
窝藏、包庇罪如何认定
窝藏包庇罪的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刑事追诉和刑事执行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窝藏或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年满16周岁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
2020.11.03 173 -
窝藏包庇罪如何认定
窝藏包庇罪的认定: 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刑事追诉和刑事执行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窝藏或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年满16周岁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
2020.09.28 149 -
包庇罪共同犯罪如何认定
认定共同犯罪需要符合以下3个条件: 1、犯罪主体: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必须是两个以上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或单位。 2、客观方面:各个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主观方面上:各个共同犯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2020.06.24 107
-
如何界定窝藏包庇罪的处罚标准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隐瞒,多次实施隐瞒,隐瞒行为,隐瞒犯罪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者等。
2021-10-11 15,340 -
包庇罪如何定罪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隐瞒,多次实施隐瞒,隐瞒行为,隐瞒犯罪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者等。
2021-10-11 15,340 -
如何认定包庇罪,包庇罪既遂如何判刑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主要是指隐瞒,多次实施隐瞒,隐瞒行为,隐瞒犯罪极其严重的刑事犯罪者等。
2021-10-11 15,340 -
如何判定包庇罪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二)客观要件本罪客观表现为实施隐瞒或包庇罪犯的行为。隐瞒是指为犯罪者提供隐藏的地方、财产、帮助逃跑的
2021-10-21 15,340
-
01:29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
包庇罪,是行为人在明知对方为犯罪分子,但仍向司法部门提供虚假证明或证据,以此为犯罪分子掩盖罪行,或帮助犯罪分子隐匿、销毁罪证、湮灭罪迹,使得犯罪分子可以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 在刑法,包庇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 包庇罪的构成要件:
2,114 2022.04.17 -
00:55
包庇罪量刑标准
包庇罪这个罪名是由《刑法》第310条规定的,根据该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本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所谓包庇,是指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用以掩盖犯罪分子的全部罪
2,555 2022.04.17 -
00:58
非法集资是如何界定的
根据我国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就属于非法向公众吸收资金,就构成非法集资: 第一,犯罪嫌疑人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第二,向社会进
4,52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