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断供什么后果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结果一:拉入征信黑名单 如果是第一个月出现逾期还贷,银行就会通知买房人。因为有的人不是恶意逾期还贷,可能是因为出差、家庭变故等多种原因而导致的。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拉入贷款黑名单,以后贷款或者办信用卡什么的会受到影响。 结果二:邻居同事都知道你欠债不还 如果买房人连续两个月还是出现逾期还贷的情况的话,银行的人员就会上门或是直接到其所在单位催讨,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声誉。 结果三:被拍卖 如果连续三个月买房人都无法还贷,银行就会给他发函。此时,也标志着处置买房人的房产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接下来房产将被拍卖。 结果四:房没了还欠一屁股债 其实,房子被拍卖还不算是最惨的。房贷人积欠银行的钱,包括、房贷利息与本金,通常银行将拍卖所得优先偿还违约金与利息,若还有剩钱,才会用来还本金。 所以,如果说资不抵债,买房人没了房甚至还可能欠着银行一堆本金。对于最后一笔本金,银行通常为确保债权而建议房贷人将其转换为信用贷款,分几年期限慢慢还。 结果五:房子拍卖不出去以物抵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有下列后果:1.白白浪费了首付款以及其他的购房支出。2.影响以后的贷款消费。3.房子会被低价拍卖,在还清银行贷款,以及律师费、诉讼费等费用,拍卖款不足以还清剩余贷款,那么欠下的房贷还要继续偿还。
断供的购房者将面临的后果:断供一天不会计入不良还款记录;断供1-3个月银行可以通过短信、电话、信函进行,同时面临逾期罚息;断供3个月以上银行有权依据实际情况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拍卖房产。
-
断供的购房者将面临什么后果?
购房者断供的法律后果是:断供一天不会计入不良还款记录;断供1-3个月银行可以通过短信、电话、信函进行,同时面临逾期罚息;断供3个月以上银行有权依据实际情况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拍卖房产。
2020.01.13 88 -
断供的购房者将面临什么后果
断供的购房者将面临的后果为,要归还贷款本息及违约金,如果无力偿还,银行会申请法院拍卖房产,因为住房按揭贷款都将该房屋抵押给银行,故银行可以主张房屋拍卖所得款进行优先受偿。
2020.02.01 131 -
买房断供有什么严重法律后果
买房断供的严重法律后果有:断供一天不会计入不良还款记录;断供1-3个月银行可以通过短信、电话、信函进行,同时面临逾期罚息;断供3个月以上银行有权依据实际情况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拍卖房产。
2020.09.12 133
-
买房断供是什么后果买房断供会有怎样的后果
买房断供的严重法律后果是:断供一天不计入不良还款记录;银行可以在断供1-3个月内通过短信、电话、信函进行,同时面临逾期罚息;银行有权根据实际情况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拍卖财产。
2021-10-30 15,340 -
二手房贷款断供会什么后果
一、拖欠房贷的后果很严重。 二、个人出现了房贷逾期情况,银行一般会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加强催收,而连续三次不按时还贷,银行一方面会罚息,另一方面会将记录上报到央行的征信系统,而连续六个月以上不还贷的,
2022-04-26 15,340 -
买房断供有什么严重法律后果
有下列后果: 1.白白浪费了首付款以及其他的购房支出。 2.影响以后的贷款消费。 3.房子会被低价拍卖,在还清银行贷款,以及律师费、诉讼费等费用,拍卖款不足以还清剩余贷款,那么欠下的房贷还要继续偿还。
2023-02-21 15,340 -
断供的购房者将面临什么后果
断供的购房者将面临的后果为,要归还贷款本息及违约金,如果无力偿还,银行会申请法院拍卖房产,因为住房按揭贷款都将该房屋抵押给银行,故银行可以主张房屋拍卖所得款进行优先受偿。
2023-02-18 15,340
-
01:10
不交房屋维修基金后果是什么
不交房屋维修基金将可能无法办理房产证。第一、商品住宅的业主、非住宅的业主按照所拥有物业的建筑面积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交存首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数额为当地住宅建筑安装工程每平方米造价的5%至8%。第二、出售公有住房的,按照下
8,428 2022.04.15 -
01:33
违反房屋买卖补充协议有什么后果
补充协议和主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房屋买卖合同当事人违反房屋买卖补充协议的,违约方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承担有约定按照约定,未约定按照守约方实际的损失承担责任。违约金的金额,按照主合同或者补充协议的约定确定。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守
1,305 2022.01.22 -
01:29
没有房产证有什么后果
没有房产证的房子,则其所有权就会处在一种不确定的状态。 具体后果包括: 不能把房子进行买卖、赠与、置换、继承、出租等,即使签定相关的合同,也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合同。 在房子被拆迁的时候,没办法按照国家政策和相关拆迁法规获得拆迁补偿费用。 不
2,20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