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贷款买房首付是多少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们国家的相关规定,买房子一般是要以家庭为单位,只要是首套房子,首付不能低于总房价的30%,因为每个地区差异不一样,楼盘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关系不一样,所以贷款首付是不一样的。个人公积金贷款买房首付比例为30%。 1、房屋首付款是根据贷款的额度来计算,只要拿总房价的30%就可以,可是还有一个贷款的问题。例如上述的总房价100万的房子,如果采用公积金贷款,夫妻双方的可以贷款45万元,那么剩余的房款都要首付,也就是100万元-45万元=55万元,即首付55万元。 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 2、公积金贷款必须连续缴存12个月以上并且贷款时还在连续缴存着。 3、需要考察你的家庭收入情况和还贷能力,看能贷款多少钱,那总房价减去贷款的额度,剩余的也都是要首付的。 4、以上说的还都是首套房的算法,当购买二套房时(以家庭为单位),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例如总房价100万元的房子,首付至少是100万元*50%=50万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使用住房公积金买房的首付标准是: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20%~30%,首套房结清贷款公积金贷款购二套房首付款比例30%;由于各个银行的利率都不同,具体政策要看所在银行的规定,不能一概而论。
-
公积金买房首付多少
一般情况下房价扣除首付部分等于贷款金额,如果首付比例要求越高,则购房贷款的门槛就越高、目前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为现房及按揭商品住房30%,二手房为40%。
2020.03.04 174 -
152公积金贷款首付要付多少
现在首付的情况可以分为: 1、在首套房的情况下,购买新房并且面积不超过90平米的缴纳首付可以最低为20%。 2、在二套房的情况下,购买房产的最低首付为60%。 3、三套房的情况,需要贷款的银行根据房价的情况可以不予与贷款。 4、其他的情况最
2020.06.04 201 -
公积金首付买房最低首付多少
缴纳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家庭,首次购买90平米以下的住房,首付比例不低于20%,如果购买的住房面积超过90平米以上,首付比例不低于30%,如果说所购买的是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40%。而且住房公积金有最高贷款金额的限制,根据公积金的交存额以及缴
2020.09.11 532
-
首付是多少, 公积金, 贷款买房首付多少
贷款买房有很多种,有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贷款买房首付多少对家庭来说才是最合适的么?在贷款前,你要先知道自己的公积金帐户上有多少钱,单位每月给你多少钱。只有知道自己的情况才能去贷款。公积金是职工的一种
2022-02-27 15,340 -
公积金贷款买房首付是多少
虽然缴纳了住房公积金,但是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需要满足条件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才会通过,一般楼盘都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实在不行只能申请商业贷款,商业贷款当然费率要高。无论什么贷款,首付都一样,根
2022-02-08 15,340 -
公积金贷款买房首付付多少
1、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首付比例是指购房人先予支付给售房人的购房资金占总房价款的比例,购房首付资金是家庭必须准备的,缺口部分可以申请贷款,完成购房全款交付。 2、在一般情况下房价扣除首付部分等于贷款
2021-07-11 15,340 -
公积金贷款买房首付多少
公积金贷款买房首付因为每个区域差异不一样,楼盘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联系不一样,所以贷款首付是不一样的。 1、因为每个区域差异不一样,楼盘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联系不一样,所以贷款首付是不一样的。个人公积金贷
2022-05-29 15,340
-
00:54
交完首付退房违约金多少
交完首付之后,如果有任何一方违约的,那么都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合同之中没有约定或者是约定无效,那么违约的一方需要承担的违约金标准就由法院根据根据一方的过错程度,另外一方遭受损失的程度等因素来确定。比如说开发商延期交付房
4,916 2022.04.17 -
00:56
公积金提取后是否还能用公积金贷款
公积金提取后,还能用公积金贷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单位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3年期以上或连续3年签订1年期劳动合同; 2、正常连续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定期限以上; 3、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4、借款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偿还本息的能力;
12,315 2022.10.03 -
00:49
买房首付是否能退
买房的首付款能不能够退回来要看退房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退房的原因单纯的是因为购房者个人的原因,比如购房者觉得自己买贵了或者买了之后又觉得没买好,那么这些情况下是不能够要求退的。如果是因为开发商的原因,比如说开发商存在严重的违约行为,导致购房合
768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