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既遂如何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八、将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修改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保险诈骗罪既遂的处罚标准为:1.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重婚罪既遂的处罚如下: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的,即为有配偶的人;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诽谤罪既遂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诽谤罪既遂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020.02.12 9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窝藏罪既遂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窝藏罪既遂的处罚: 1、犯窝藏罪既遂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具有特别严重情节的,依法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5.06 1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虐待罪既遂如何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行为人构成虐待罪既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2020.10.03 10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既遂如何处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
2022-06-24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既遂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
2022-03-20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既遂的处罚是怎样的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
2022-04-22 15,34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怎么处罚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二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
2022-03-29 15,340
-
01:20
危险驾驶罪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危险驾驶罪的处罚标准为: 驾驶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依法可判处拘役,并处罚金: 1、驾驶人在道路上追逐他人、竞驶,导致情节恶劣的; 2、驾驶人醉酒时,仍驾驶机动车的; 3、驾驶人主要从事旅客车辆运
8,102 2022.04.15 -
01:05
危险驾驶罪如何争取缓刑
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只有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危险驾驶的行为人才能缓刑:罪犯犯罪情节较轻;有悔改表现;不进行关押也不会再次危害社会;第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此外,如果罪犯是不满十八周岁的青年、是怀孕的妇女或是已满七十周岁的老
1,343 2022.05.11 -
0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对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利一切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3,91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