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构成偷税罪的条件如下: 一、主观上有偷税的故意; 二、客观上造成了国家税收的损失; 三、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四、本罪在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逃避缴纳应缴税款义务而非法获利的目的。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税收管理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和税款征收办法的总称,包括征收对象、税率、纳税期限、征收管理体制等内容,任何应税产品不纳税,不按规定的税率、纳税期限纳税以及违反税收管理体制等行为,都是对我国税收管理制度的侵犯。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纳的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国有、集体、私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外资企业、中外资企业等法人或单位,而且还包括扣缴义务人,即依照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出于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逃避缴纳应缴税款义务而非法获利的目的。
-
逃税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逃税罪犯罪要件如下:客体要件: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
2020.06.17 141 -
偷税多少构成犯罪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构成犯罪。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2022.05.13 189 -
偷税漏税多少构成犯罪
偷税金额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的10%以上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纳税人欺骗、隐瞒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纳税额大,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
2022.04.14 792
-
偷税罪构成的犯罪有哪些
所谓犯罪构成,它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符合犯罪概念基本特征构成犯罪所必须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总和。具体来说,是指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四大类要件的总和。它对理解和适用刑法具有重
2021-04-16 15,340 -
偷税漏税犯罪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
2022-05-19 15,340 -
偷税漏税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
2021-04-17 15,340 -
偷税漏税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1、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
2022-05-20 15,340
-
01:23
逃税罪与偷税罪的区别有哪些
刑法修正案(七)已经将偷税罪罪名改称为逃税罪。逃税罪与偷税罪主要有三个区别: 1、犯罪手段不同; 2、追诉标准中的数额不同; 3、对主动消除违法后果的处理不同。 具体而言,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
616 2022.05.13 -
02:01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有哪些构成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交通肇事罪犯罪嫌疑人违法道路交通管理法规,从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主体上,自然人只要年
1,372 2022.04.15 -
00:49
非法集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按照四要件构成理论,非法集资的构成要件有: 1、主观上出于故意。过失不可能构成这类犯罪; 2、主体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个人; 3、客体上侵犯违反了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 4、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司法解释,违反
1,95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