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离婚了,但是我们的孩子的父亲还是我的法定监护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你和孩子的父亲尽管离婚了,但是仍然还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你说的是孩子平时的抚养权问题,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父母双方对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6、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归孩子母亲。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
我爸爸死了,我想把我爸爸的房产证转为我的,怎么转
首先要确定父亲有几个继承人,在财产分割之前所有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遗产是共同共有的,要想把房产的产权过到自己名下需要其他继承人的同意并公证。
2021.01.10 277 -
监护人的爸爸一定是爸爸的第一监护人吗
监护人妈妈和爸爸没有第一之分。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父母监护子女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没有等级之分。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
2021.01.29 149 -
我国孩子的监护人是父母亲吗?
法律规定父母一般是子女的监护人,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并且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2021.03.21 124
-
我爸爸被打伤了,但是我爸爸有没有正当理由上诉我们孩子的父亲父亲
1,建议及时向警方报案处理,如果伤情鉴定为轻伤害以上(包括轻伤),伤人者已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2-01-18 15,340 -
我和爸爸离婚了,但是我的户口是我的,爸爸的名下的房子我该怎么办
1、你父母离婚的时候,财产是如何分割的?----"老家农村房子,分了两半"----是你母亲一半,父亲一半?“……他们离婚房子分开父亲那一半跟他父母(注:是你爷爷奶奶吧)房子在一起,……”=====我理
2022-03-05 15,340 -
我爸爸是独生子女,我死后他父亲要离婚我的孩子跟我的父亲有区别吗
夫妻共同财产应该夫妻双方公平划分,是否为共同财产主要看是婚前财产还是婚后财产,如果是婚前就有的,就是个人财产,离婚时不作为共同财产划分,婚后才有的就应当公平划分,而你父亲名下的财产归你父亲所有而不归你
2022-03-28 15,340 -
我还父亲坐牢,我有爸爸的孩子想离婚怎么起诉
对方如果正在监狱服刑,您可以在您的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起诉离婚。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抚养费的数额一般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对于父母有固定收入的,抚育
2022-03-31 15,340
-
00:56
孩子的监护人是谁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一般情况下,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
1,857 2022.04.17 -
00:56
孩子监护人指的是谁孩子的监护人是谁,要看其是否已经成年、父母是否健在、其他家属是否具有监护能力等。对于未成年人,一般情况下,父母是其监护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父母均已死亡,或者均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
1,830 2022.04.17 -
00:56
孩子不是老公的我该怎么赔孩子不是老公的,法律并没有规定统一的赔偿标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 2、与他人同居; 3、实施家庭暴力;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5、有其他重大过错。 根据上述可知,离婚
2,10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