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不到手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对方想要孩子的抚养权,那么需要结合多个方面综合来看,如孩子的年龄,比如2岁以下的孩子,法院更偏向于判给女方,因为孩子此时更依赖于母亲。10岁以上的孩子,还需要看孩子的跟随意愿。其他情况下,对方需要证明自己更加有利于抚养孩子,需要从经济收入上、生活条件上、文化程度上都优越于你,且对方不得有家暴、遗弃、虐待小孩、吸毒、赌博等生活恶习。总之法院判决孩子归谁抚养的问题上坚持的是有利于偶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谁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就判给谁。 结婚后你们双方无论谁向他人借钱,在法律上都视为你们夫妻双方借的钱,是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一人还一半,例外:借钱的人自己把钱花光了,另一方没有用过这笔钱,此时可以追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诉讼离婚中,需要解决子女抚养问题,双方可以协商一致确定如何抚养子女,可以由一方直接抚养子女,另一方支付抚养费;也可以约定轮流抚养,但是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不得违背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原则。如果双方协商不成,法院会依法审理并裁判。
起诉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归属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法律规定父母双方都可以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抚养权的归属要根据双方的经济情况、生活能力、工作情况等综合而定。如果孩子在两周岁以下,一般直接由女方直接抚养,两周岁以上的,以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
-
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起诉
夫妻离婚时,要争取抚养权的一方可以去被告常住地或者户籍地法院起诉。法律规定对于抚养权的归属双方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写好起诉状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子女由女方抚养,八周岁以上
2022.04.17 1,059 -
怎么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
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可以由父母一方携带起诉书、当事人的有效证件和孩子的户口本、出生证,然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判决。一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如果一方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情形,则不利于争取到孩子抚养
2022.04.16 960 -
上诉离婚孩子抚养权不服怎么起诉
上诉状和民事起诉状格式一样。首先写标题,其次原被告双方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一定要明确具体,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要有逻辑,结合一定的法律依据。最后注明递交起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及其起诉日期。内容针对一审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提出。
2020.09.08 180
-
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到期我不想离婚怎么办
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哺乳期后的子女,由双方协议,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 第三十六条
2022-07-26 15,340 -
离婚起诉孩子抚养权怎么办
会根据情况判决孩子抚养权归属,一般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仔细确认双方的情况后判决,但哺乳期间的孩子一般判给女方,如果不是哺乳期,就要看哪方更适合小孩成长并征求小孩本人的意见。不抚养小孩的一方在孩
2022-08-18 15,340 -
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办?
由双方当事人先自行协议孩子抚养权归属,达不成相关协议,可以起诉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通知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
2022-04-06 15,340 -
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办
向对方所在地法院起诉离婚,需要提交身份证、结婚证、起诉状 抚养权归属有争议的,法院将按有利于孩子成长原则确定孩子抚养权归属。但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
2022-02-02 15,340
-
00:48
起诉离婚能拿到孩子的抚养权吗离婚的时候往往男女双方都想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协商不下,只能够通过法院来判决。想要争取孩子抚养权,就要通过搜集证据来支持自己获得抚养权。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问题的时候,一般会考虑以下因素:父母双方的个人素质,对子女的责任感,父母和子女的感
738 2022.04.17 -
01:35
起诉离婚两个孩子抚养权怎么判起诉离婚,关于两个孩子抚养权归属的确定的规定如下: 1、对于多子女的,法院并不是简单的判决一人抚养一个。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不仅要考虑到未成年子女的年龄、性别、生活与教育环境等各种客观因素,而且还要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的特
715 2022.10.08 -
00:59
被起诉离婚怎么争取孩子抚养权想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最重要的就是证明自己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至少要比对方更加具有优势。首先如果孩子的年龄在两周岁以下,对于女方来说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几率是很大的。这种情况下女方一定要抓住孩子的年龄优势。其次如果孩子已经满了8周岁,那么可
1,1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