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律规定继承权的内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继承纠纷的,母亲和父亲的财产继承问题已慢慢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法定继承相关法律新规定概述如下:扩大了遗产范围、新增了丧失继承权及宽恕制度、修改了遗嘱效力规则,删除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新增打印遗嘱与录像遗嘱为法定的遗嘱形式、扩大代为继承人范围,侄甥可代位继承遗产、新增遗产管理人制度等
民法典对于遗产的继承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房屋继承也适用于遗产继承的相关规定。根据我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房屋继承的发生应该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才发生,这也是所有遗产继承发生的前提条件。房产的继承人需要是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者且该房产是被继承人所有的财产。房屋继承之后,继承人应该到相关机构进行房屋登记过户。
-
代位继承的法律内容
由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该已死亡的被继承人的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分配该已死亡的子女(若活着时)可以分得的遗产份额。 代位继承没有辈数的限制。但是,无论多少代位继承人参与遗产的分配,都只能分得被代位人应当分配的份额。 代位继承人如果缺乏劳
2021.01.16 93 -
继承权内容有什么? 民法不享有继承权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3、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与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5、以欺诈和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
2021.01.21 127 -
-
民法典规定财产继承权的内容有哪些
以下是财产继承权的内容: (一)继承权是自然人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享有的权利 (二)继承权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遗嘱而享有的权利 (三)继承权的标的是遗产 (四)继承权是继承人于被继承人死亡
2022-04-02 15,340 -
继承权法律的规定?
《民法典》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包括第一继承人和第二继承人。第一继承人是配偶、父母和子女;第二继承人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遗产按以下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
2021-11-24 15,340 -
继承权的法律规定
首先,继承发生于被继承人死亡后。 其次,继承分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且后者优先适用。 第三,若立有遗嘱,则根据遗嘱内容处理。通俗的讲,想给谁就给谁。 第四,若没有遗嘱,则适用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关键问题
2022-03-27 15,340 -
民法确定继承权时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继承权是自然人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享有的权利 (二)继承权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遗嘱而享有的权利 (三)继承权的标的是遗产 (四)继承权是继承人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可行使的权利的效力。
2022-05-02 15,340
-
01:21
民法典规定继承人被继承人的丧失继承权民法典规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包括: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4、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5、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
1,103 2022.04.17 -
01:21
法律规定子女继承权有哪些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子女继承权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以及遗赠扶养协议。 1、法定继承按照以下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继承权的,才由第二顺序继
2,300 2022.04.15 -
01:22
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根据《继承法》相关的规定,我国的公民可以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立遗嘱处分其个人的财产,并可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立遗嘱将个人的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多人继承。公民也可立遗嘱将其个人的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遗嘱可以分为:
85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