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承揽合同中存在什么法律风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加工承揽合同中原材料提供及风险负担。原材料可以由定作方或承揽方提供。不管哪方提供,均要约定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作为定作方在订立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因自己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引发承揽方行使留置权带来的连锁风险。定作方提货和承揽方送货两种方式在货物的毁损灭失风险有很大的区别,需要谨慎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一条承揽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承揽的标的、数量、质量、报酬,承揽方式,材料的提供,履行期限,验收标准和方法等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七十条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承揽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复制、测试、检验等工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加工承揽合同中原材料提供及风险负担。原材料可以由定作方或承揽方提供。不管哪方提供,均要约定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作为定作方在订立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因自己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引发承揽方行使留置权带来的连锁风险。定作方提货和承揽方送货两种方式在货物的毁损灭失风险有很大的区别,需要谨慎选择。
加工承揽合同中要规定好价款、支付方法、支付时间、交付时间、赔偿责任、纠纷的解决方法以及最后验收的质量标准等内容,如果合同约定不明的,在后续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扯皮现象。如果承揽人按照规定质量时间交付产品了,定作人不付款的,承揽人有权利拒绝交付。
-
加工承揽合同中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加工承揽合同需要由明确具体的约定,以防范相应的风险。首先对于被加工的物品应当由明确且具体的要求,其次尤其是在来料加工的合同中应当约定原材料提供的风险负担,这是定制加工的基础。另外,此类合同中较为有特色的是约定了留置权,避免因被委托方依法行使
2021.04.27 369 -
加工承揽合同中存在怎么样的法律风险
加工承揽合同的法律风险如下: 1、质量条款要约定不明导致的风险。质量条款必须明确具体,加工承揽业务切忌质量约定不清或口头约定质量,一旦发生纠纷,后患无穷。 2、原材料提供的质量风险。原材料可以由定作方或承揽方提供。不管哪方提供,均要约定对原
2021.04.09 144 -
加工承揽合同的风险有哪些
加工承揽合同的风险如下: 1、质量条款必须明确具体,加工承揽业务切忌质量约定不清或口头约定质量,一旦发生纠纷,后患无穷。质量条款要约定明确仔细。 2、原材料提供及风险负担,原材料可以由定作方或承揽方提供。不管哪方提供,均要约定对原材料的质量
2021.01.20 152
-
加工承揽合同中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首先注意被加工的物品应当由明确且具体的要求,其次尤其是在来料加工的合同中应当约定原材料提供的风险负担,这是定制加工的基础,此类合同中较为有特色的是约定了留置权,避免因被委托方依法行使留置权使自己陷入被
2022-05-14 15,340 -
承揽加工合同存在哪些法律风险?
加工承揽合同的法律风险如下: 1、质量条款应约定不明确造成的风险。质量条款必须明确具体,加工承包业务切忌质量约定不清或口头约定质量,一旦发生纠纷,后患无穷。 2、原材料提供的质量风险。可由定作方或承包
2021-11-22 15,340 -
加工承揽合同中承揽人应承担什么违约责任
加工承揽合同关系是一种常见的合同关系,承揽人需要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工作,收取相应的对价,与此同时,如果违反合同约定则需承担违约责任。 1、标的质量的责任 未按合同规定的质量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定作人
2022-05-15 15,340 -
什么是加工承揽合同
1、需要定做的项目。 2、定做原材料的提供。 3、定做物的技术数据及图样、样品要求。 4、承揽人完成工作的方式,但这并不是合同的必备条款。 5、定作物的品质和质量要求。 6、约定定作物的交付时间,及验
2022-06-01 15,340
-
01:09
加工承揽合同纠纷管辖地加工承揽合同纠纷管辖地,适用合同纠纷的管辖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合同纠纷有约定管辖法院的,当事人可以向所约定的管辖法院起诉;没有约定管辖法院的,则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也即发生加工承揽合同纠纷,
1,637 2022.04.17 -
01:16
市场交易主体中合同的法律风险在订立合同阶段,合同双方当事人应注意以下法律风险: 1、要妥善保管对于证明双方之间合同具体内容具有证明力的下述资料。例如,与合同签订和履行相关的发票、送货凭证、汇款凭证、验收记录、在磋商和履行过程中形成的电子邮件、传真、信函等资料。在合同履
559 2022.05.13 -
01:23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借名买房的风险包括: 名义产权人可能会反悔。名义产权人反悔的话,而出资人又无法证明双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等,就会很难取得房屋产权或收回购房款。 银行贷款合同提前解除。如果银行查出实际购房人和贷款人身份信息不一致,则可能提前解除合同。 名义产
1,342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