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能抓住升职的机会行贿了公职人员行贿是不是开除公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按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 第三百八十九条【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自然人犯该罪,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对于罚金的数额,法律未作明确规定,主要根据行贿的数额和情节来确定。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自由刑处罚,主要根据职责权限的大小和在行贿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来确定。免除或减轻刑事责任的特别规定。本条第3款对该罪的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的情节作了特别规定。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情节是指行贿人在行贿行为未被追诉前,主动交待其行贿行为的,也即在行贿行为未被追诉前有行贿自首行为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不管犯罪轻重,只要有自首行为的,均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这对分化瓦解贿赂犯罪分子具有重大意义。
-
公务员受贿开除公职吗
公务员受贿开除公职。受贿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当然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拟定的国家工作人员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
2020.07.20 226 -
公职人员醉驾会不会开除公职
公务员醉驾不是必须要开除公职。醉驾可能被不起诉或免予刑事处罚,一般不开除公职。如果是被判刑的,也要分情况根据身份来决定是否开除公职。行政机关任命的和具有公共管理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参公管理事业人员被判处拘役缓刑的,必须开除公职。
2020.01.10 313
-
公职人员行贿是不是开除公职?
公职人员行贿是开除公职,我国法律当中明确的对于公务员做出了管理,如果存在着违法犯罪行为,必须要予以开除公职等相关的处罚措施。 1、自然人犯该罪,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
2021-08-27 15,340 -
如何确定公职人员行贿是不是开除公职
未必开除公职。行贿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过;情节严重的,应当降级或者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构成犯罪的,公职人员犯罪情节轻微的,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除
2021-11-08 15,340 -
公职人员不得行贿针对公职人员行贿如何判刑?
1、自然人犯该罪,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2022-06-13 15,340 -
嫖娼抓了会不会开除公职
一般来说,情节严重的将被开除。这取决于当事单位领导的处理态度。大多数公务员只会受到党的纪律处分,而不会被开除公职。然而,一些公务员嫖娼事件造成了不良影响,被开除公职。
2021-12-31 15,340
-
00:55
公职人员赌博会开除公职吗
公职人员赌博不一定会被开除公职,需要根据赌博情节的严重程度来定。参与赌博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为赌博活动提供场所或者其他便利条件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
6,426 2022.05.11 -
00:59
开除公职属于行政处罚吗
开除公职不属于行政处罚。而是属于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通报批评;2、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3、暂扣许可证件、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4、限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5、行政拘留;6、
5,170 2022.05.11 -
01:17
公职人员判缓刑能保留公职吗
缓刑又被称为“暂缓量刑”或“缓量刑”,一般指的是对于触犯刑法,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的表现,且如暂缓执行期间确实不会再次危害社会的,即规定一个的考验期;如果在考验期限内,犯罪人遵守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就不
1,45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