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要经过合议庭批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法官判缓刑需要合议庭批准。 2.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后,法官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缓刑判决的,需要由合议庭进行评议,由合议庭作出判决,法官对判决进宣读。 3.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刑法》第七十五条 【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法官判缓刑需要合议庭批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后,法官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缓刑判决的,需要由合议庭进行评议,由合议庭作出判决,法官对判决进宣读。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
判缓刑需要经过合议庭吗
法官判缓刑需要合议庭批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后,法官对犯罪嫌疑人作出缓刑判决的,需要由合议庭进行评议,由合议庭作出判决,法官对判决进宣读。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
2020.08.14 265 -
如果判缓刑要经过哪些法官批准
判缓刑不需要经过上级法院批准,一般只要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法院就可以判决。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
2020.12.20 128 -
合议庭会判缓刑吗
是否缓刑,这是量刑情节与程序无关,主要是看案件的具体情节。简易程序可以有合议庭,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无期徒刑的,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的时候,应当适用合议庭审理。
2020.12.29 229
-
哪些行为需要经过合议庭批准
任何录音、录像、新闻媒体现场直播以及旁听人员的记录行为必须经过合议庭批准。这是法庭纪律。任何不遵守法庭纪律的诉讼参加人或者旁听人员如果违反,轻则会被合议庭给与训诫。严重的会由法警驱赶出法庭,以维护庭审
2022-03-09 15,340 -
被害人找媒体参加庭审, 经过法庭批准后, 经过法庭批准后可以继续吗
【1】被害人找媒体参加庭审,经过法庭批准后可以参加庭审,不违法。参加庭审活动的,应该尊守法庭纪律。媒体不经过法庭允许的,不准进行录音、录像和摄影等活动。【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第九
2022-02-12 15,340 -
判缓刑需要谁批准
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对嫌疑人作出暂缓执行刑罚的处罚措施。判决缓刑不需要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只要符合《刑法》第72条的规定即可判处缓刑,对于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由人民法院将判决书、执行
2022-03-16 15,340 -
缓刑期间不经过批准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吗
缓刑期间不经过批准是不可以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
2023-02-13 15,340
-
01:03
盗窃批捕后能判缓刑吗
对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是在侦查阶段的一种强制措施;宣告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也就是对犯罪分子先行宣告定罪,但是暂时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因此,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是否宣告缓刑需要根据犯罪分子的量刑、犯罪情节、案后表现等进行确定。《中华人民共
846 2022.04.17 -
00:43
非法经营能判缓刑吗
行为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其在同时满足以下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用缓刑的规定:第一,所判处刑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实施非法经营的情节较轻,并且有悔罪表现;第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第四,对行为人宣告缓刑,不会对其所居住的社区产生
898 2022.04.15 -
01:02
非法经营罪能缓刑吗
犯非法经营罪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符合缓刑适用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非法经营罪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但是,当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则应被判处五年
425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