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能否申请法律援助?申请方式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给付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残疾人请求侵权赔偿的;(七)未成年人请求损害赔偿且其监护人经济困难的;(八)法律法规规定应予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项。二、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三、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公诉案件的自诉人以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注意公民因经济困难需要法律援助的,要提供经济困难的证明。
-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的条件有哪些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
2020.08.11 108 -
用什么方式申请法律援助
申请法律援助,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如果书面申请确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由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代为填写申请表或由代为转交申请的机构工作人员作书面记录。法律援助要由本人亲自申请,确实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自己申请的,可以书面委托别人办理。
2020.07.29 100 -
残疾能否申请法律援助
残疾符合以下条件能申请法律援助: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2020.08.22 234
-
农民能否申请法律援助
1、农民申请法律援助前应先到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法庭或仲裁机构申请立案; 2、按要求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并提交身份和经济状况证明及与本案有关的证据资料; 3、将填写好的《法律援助申请表》及有关资
2022-07-19 15,340 -
公民申请法律援助,可以选择哪些方式呢?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三)请求给付抚恤金、救济金的;(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六)残疾人请求侵权赔偿的
2022-05-01 15,340 -
怎么申请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申请的材料有哪些?
申请法律援助申请的材料: 1、身份证或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代理申请人还应当提交有代理权的证明; 2、经济困难的证明; 3、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及有关的证据材料。
2022-07-25 15,340 -
农民工能否申请法律援助
当事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可以向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并提交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证明文件。《法律援助条例》自2003年9月1日起生效,明确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根据本条例
2021-12-11 15,340
-
00:56
法律援助在哪里申请
法律援助在司法局申请。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请求支付
4,601 2022.05.11 -
01:01
怎么申请免费的法律援助
申请免费的法律援助的条件如下: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
4,918 2022.04.17 -
00:57
申请法律援助打官司是免费的吗
申请法律援助打官司是免费的。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申请法律援助是不需要费用。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
2,66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