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保证金退还法律规定是怎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七部委30号令)》第五十六条规定:第六十三条 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五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一条 招标人终止招标的,应当及时发布公告,或者以书面形式通知被邀请的或者已经获取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已经发售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或者已经收取投标保证金的,招标人应当及时退还所收取的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的费用,以及所收取的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第三十七条 招标人可以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除现金外,可以是银行出具的银行保函、保兑支票、银行汇票或现金支票。 投标保证金不得超过项目估算价的百分之二,但最高不得超过八十万元人民币。投标保证金有效期应当与投标有效期一致。 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方式和金额,将投标保证金随投标文件提交给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 依法必须进行施工招标的项目的境内投标单位,以现金或者支票形式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应当从其基本账户转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投标保证金退还的规定
投标保证金退还的规定是:投标保证金作为一种担保,在投标人没有违反招标的相关法律规定时,应于中标结果公布后的5日内退还保证人,一并退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2020.08.03 215 -
政府招投标保证金退还相关法律规定
政府招投标保证金退还的相关法律规定: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与中标人签订书面合同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以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2020.03.27 259 -
退投标保证金有什么规定
退投标保证金有以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2020.05.11 199
-
投标保证金退还的规定
投标文件按照要求送达后,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前,投标人修改或者撤回投标文件的,应当以书面函件形式通知招标人。修改投标文件的函件是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编制形式、密封方式、送达时间等,适用对投标
2022-03-23 15,340 -
法律对于退还投标保证金是如何规定的
下面是关于退还投标保证金的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57条第2款规定“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2、
2022-03-30 15,340 -
投标保证金退还时间是多久, 什么时候退还保证金, 法律是怎么规定的
关于退还投标保证金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57条第2款规定“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
2022-02-13 15,340 -
投标保证金退还时间规定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七部委30号令)》第六十三条规定,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后五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
2022-08-08 15,340
-
01:13
拍卖保证金怎么规定的
司法拍卖竞拍人的保证金是高法院交纳的,而保证金的数额由法院确定,但是不可以低于评估价或者市价的百分之五。拍卖不动产、其他财产权或者价值较高的动产的,竞买人应当于拍卖前向人民法院预交保证金。申请执行人参加竞买的,可以不预交保证金。保证金的数额
5,046 2022.05.11 -
01:15
定金双倍返还的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双倍返还定金,是指法律规定的定金罚则。定金,指的是合同双方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一方先行支付给另一方一定数额的货币。而双倍返还定金的具体规定,就是收受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约定的债务,或者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约定,致
2,774 2022.04.15 -
01:33
返还彩礼的法律规定
如果夫妻双方离婚,在一般情况下,彩礼不需要返还。因为彩礼的性质为附条件赠与,如果双方已经结婚登记,赠与条件成就,赠与完成,彩礼就归接受赠与方所有,因此通常不需要返还。但是,根据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司法解释可以知道,如果符合下面几个条件
1,347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