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一个字不一样算不算侵权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其他公司的设计已经注册商标,依法受到《商标法》的保护,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侵犯其商标权,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根据《商标法》第57条,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商标权的情形,应当承担侵权责任。3.你公司的设计若只有形状、色号与对方公司的设计不一样,其他的产品性质、用途等都一样的话,你公司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4.如果你公司不是在同一或类似商品上使用该注册商标,或你公司的产品能够显著区别于其他公司设计的产品,不易发生混淆,则你公司不构成侵权,你公司可以此抗辩。5.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如果你公司构成侵权,你公司不仅要赔偿对方公司的损失,还可能承担相应的罚款责任。6.如果就有关侵权与否不能协商解决,可以请求工商管理部门处理,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算侵权,文字商标重要的构成要件就是字体,如果商标已经注册使用,而他人又去注册,尽管字体不同,但是表达意思一致的,还是构成侵权。对于商标侵权方,当事人可以要求其停止行为并赔偿损失。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任何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举报。
“属于侵权行为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
商标差一个字算侵权吗
商标差一个字不算构成侵权。如果没有经过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是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侵权人一般情况下要承担制止侵权的责任。 一、商标注册需要的材料如下: 1、法人或者
2022.07.29 2,026 -
商标差一个字算侵权吗
商标差一个字很有可能构成侵权,如果没有经过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是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侵权人一般情况下要承担制止侵权的责任。
2021.04.24 195 -
商标加一个字算侵权吗
可能构成侵权,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2020.04.01 347
-
注册商标字体不一样算不算侵权
商标是否侵权关键是看是否对该领域的一般消费者构成混淆,如果构成混淆,就构成侵权.当然,商标使用于不相同也不相似的商品上,而且,不会给消费者造成混淆,应当不构成侵权。
2022-07-17 15,340 -
商标文字一样是不是算侵权
1、商标文字一样算侵权。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2022-06-25 15,340 -
两个商标名字一样算侵权吗
您这种情况是否侵权要看对方的字号,商标,是否均已经注册备案,如已备案,那么在您的辖区工商局可能就不会被批准。建议在工商网,企业名称预先注册里面查询一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中规定每一个企业的商标权
2022-02-05 15,340 -
两个字的商标算不算侵权
很可能构成侵权。行为人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或者干涉或者阻碍商标所有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需要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
2021-11-20 15,340
-
00:54
商标侵权损害赔偿怎么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具体规定了商标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具体计算方法。分为以下情况:首先,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其次,若是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应当按照侵权人因实施侵权行为所获利润进行计算。最后,若是所得利润也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
1,142 2022.04.15 -
01:11
商标侵权应怎样惩处认定商标侵权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命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没收、毁掉侵权商品和主要用来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如果违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的,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罚款,无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低于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
1,118 2022.04.17 -
00:56
工资发一半算不算拖欠工资工资发一半算拖欠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那么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
5,112 2022.05.11